肾病医生不想尿毒症,坚持做到这三点
2021-8-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最佳手足癣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33641.html
关键一:稳定蛋白尿,控制血压
蛋白尿是肾脏病常见表现,多数情况下,少量蛋白尿没有任何临床症状,通常是在尿常规检查时才被发现的,大量蛋白尿时可出现尿中泡沫增多。尿蛋白阳性就意味着肾脏有损伤。一般来说,尿蛋白量越大,肾损伤就越严重。
蛋白尿是如何产生的?
肾脏由肾小球、肾小管和肾间质组成,人体的血液每天都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膜滤过,血液中的水、电解质和代谢废物可以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滤出的绝大部分水分和部分电解质再经过肾小管回吸收,剩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就形成了尿液被排出。血液中的部分小分子蛋白质也可以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滤出,但又被肾小管完全回吸收,所以尿中测不到蛋白质,尿蛋白阴性。
当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大量的蛋白质从血液中滤出,超出了肾小管的回吸收能力;或者肾小球滤过膜正常,但肾小管受损,无法将正常滤出的蛋白质回吸收时,蛋白质就随尿排出,形成蛋白尿。一般来说,肾小球受损导致的蛋白尿比较严重,而肾小管受损导致的蛋白尿比较轻微。此外,蛋白质从肾小球漏出的越多,肾小管的负担就越重,大量的蛋白质会导致肾小管坏死。所以说,蛋白尿是肾小球损伤的结果,同时又是肾小管损伤的原因。
长期的高血压尤其是高血压十年以上,控制不稳定,那么这种情况对肾脏就会产生影响,首先高血压会导致肾动脉,尤其是肾小动脉硬化,甚至有可能导致肾动脉血管狭窄,小血管闭塞,就有可能会导致肾功能不全。
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可能会引起尿毒症,非常的严重。对于高血压引起来的肾损伤是不可逆的,因为随着病情的进展,肾损伤会逐渐的加重。另外肾脏受损以后的话,有可能会导致血压继续的升高,两者互为恶性循环。
所以有高血压的话一定要尽量的将血压控制平稳,要通过口服长效的降压药物,同时要保护肾脏将血压控制在/80毫米汞柱以内,这样才是比较安全的,能够减轻这种并发症。
控制这两个指标除了按时用药外,就是饮食控制,低盐饮食是必须的,低盐饮食在稳定血压同时也让降压、降蛋白药物的药效得到充分发挥。
控制这两方面的目的就是延缓肾功能的进展,只有保护好残余的肾功能,才能避免尿毒症。
关键二:并发症的防治
到了肾衰竭阶段身体的各种并发症就显出来了,此时阻止并发对肾脏的损害最为关键,因为一旦大意就可能直接尿毒症。
常见的并发症有
1、感染
细菌感染是导致肾病病人死亡的主要因素。最常见的是肺部感染。
2、心力衰竭
肾脏与心脏都是重要的身体器官,发挥着掌管着多项作用。肾功能一旦出现危机,造成全身血液流通变缓,电解质、酸碱代谢紊乱,无疑会引起其他器官的损伤,心脏首当其冲,表现最为敏感,心功能受损最直接。
3、血栓和栓塞
血栓和栓塞并发症最为严重,常常发生在肾病综合症患者身上,致残率和致死率很高。因为肾病综合症患者处于凝血和抗凝状态,再加上高脂血症以及低血浆蛋白等,从而增加血液粘稠度,加快血栓生成速度。另外大剂量用利尿剂可加重血液浓缩,长时间用糖皮质激素会刺激凝血活性加重,最终诱发血栓。肾静脉血栓和肺梗死是常见的血栓和栓塞性并发症。
4、肾性贫血
严重贫血的发生主要发生在肾衰竭、尿毒症阶段。本身强壮的肾友也可能发生贫血,主要是肾脏受损后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造血元素)生成减少,血红蛋白尿减少,引起贫血。另外,肾小球滤过率持续下降,剩余的肾功能无法在应对贫血引起是肾脏缺血缺氧的状态,每况愈下。
贫血的肾友往往同时存在营养不良、缺铁、四肢无力、心跳加速等情况,对身体健康威胁很大。
应对这些高压并发症,一方面稳定肾功能是关键。肾小球滤过功能越差、毒素水平升高,并发症也会相继增多且日趋严重。稳定肾功能要主要降低尿蛋白、高血压这些关键指标,还有注意维护肾脏血液流通环境,保养剩余肾功能,发挥剩余作用。
另一方面是预防,定期做相关检查。以上并发症并非所有肾友都会出现,及时做相关检查,比如免疫力测量、心功能监测、血压、血常规检查等,也能及时观察相关指标变化,做出应对方案,不会越来越严重,对病情的影响也可以降到最低。
如果遭遇并发症,也不要慌,及时纠正治疗,评估方案是关键。
关键三:不乱吃药,按医嘱服药
肾脏受损后肾脏各方面能力下降,尤其是排毒能力,本来控制病情就需要吃很多药,大部分要经过肾脏代谢掉,但如果在盲目吃药无意于加重肾脏负担。
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远离肾毒性药物,比如常吃的抗生素、感冒药、止痛片等都具有肾毒性,如果必须服用记住先问医生,确保万无一失。
其实无论治疗哪种病并无捷径可循,只有足够重视自己的病情,积极治疗才是正确的治病道路。
END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