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请rdquo栓容易送栓

2022-5-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血管就好比我们身体的河道,为我们人体的组织输送氧气和营养,动脉和静脉就好比体内的长江与黄河。

河道发生淤堵会出事故,血管也一样。如果这两条“河道”有哪个地方堵住了,不仅组织器官会因为没有血液供应而坏死,整个心血管系统也会因此出现问题,严重时能够致命。

更恐怖是,堵住血管的并不是外来入侵者,而是你血液中的红细胞、血小板等。可它们明明是“好员工”,为什么会凝聚变“拦路虎”呢?

后知后觉被“栓”上,血栓哪里来?

血栓是一个隐蔽杀手,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时间,严重威胁生命,包括心肌梗塞、脑卒中和静脉血栓,前两者的严重程度已被公众广泛了解,而静脉血栓栓塞作为全球“第三大心血管杀手”,并没有获得足够重视。医院血液病专家徐秀芹主任就给大家科普一下。

血栓是指人体因某些诱因,血液有形成分在循环血液中发生异常的血凝块,或者在心脏或血管壁上发生血液沉积物。发生血栓的诱因则有很多,比如:

血管壁损伤

血管硬化

血小板增多

血流速度缓慢

血液黏稠度高和凝血活性等

血栓形成过程参照图

虽然成因不同,但总的来说可以从以下临床表现来判断是否已经中招:

Homans征指足背侧急剧弯曲时,

可引起小腿肌肉深部疼痛

“请”栓容易送栓难,血栓如何治疗?

那一不小心被“栓”住了,肿么逃脱?别方,第一件事就是立刻就医进行诊治。

现在,除常规的服用抗凝药物以外,越来越多的介入溶栓治疗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在临床使用中能有效地清除动静脉血栓。

血栓尤爱骚扰十类人

任何人都有可能得血栓,有特定危险因素的人风险更高。以下8类人,应该更加留意。

01超重或肥胖的人

体重超标的人,患上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明显高于体重正常者。肥胖越严重,风险越高。

这是因为,身体承受的重量越大,血液流动起来就越困难,如果有久坐习惯,情况会更糟。

02吸烟者

吸烟看起来主要影响肺部,其实还会伤害血管。烟草中的有害化学物质会损伤血管内膜,让血细胞更容易凝集起来。

吸烟还与心脏病和外周动脉疾病有关,它是心脏病发作和中风最大的推手之一,因而也会增加患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

03孕妇

即使在坚持锻炼的情况下,怀孕女性发生血栓的风险也会上升。

这一方面与她们血液中雌激素含量增加有关,另一方面,胎儿生长过程中,会对孕妇腹部血管和骨盆施加压力,阻断血流,也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可能。

04服用雌激素者

雌激素是常见避孕药物的主要成分,服用避孕药的女性患上血栓的可能性会增加3~4倍。

原本健康的女性,长期服用避孕药可能发生腿部肿胀、气短。因此,存在血栓风险因素的女性,不建议采用药物避孕。

05有感染或炎症性疾病的人

如果你正在对抗严重的疾病或感染,就要格外提防血栓。有些类型的恶性肿瘤,如脑癌、卵巢癌、胰腺癌、结肠癌、胃癌、肺癌和肾癌等。会增加患者得血栓的风险。

此外,糖尿病或炎症性肠病(如节段性肠炎和溃疡性结肠炎)也会增加血栓风险。

06久坐、缺乏运动的人

连续几个小时甚至更久都不移动身体,会导致血栓风险显著上升。特别是喝水不够充足时。

坐长途车或飞机等许久不动的人,发生血栓的风险较高。长途车、公交车司机等职业的人也应注意加以预防。

07有血栓家族病史的人

如果你的直系亲属患有血栓,你就比常人有更大可能“中招”。某些遗传性疾病也会使血液黏稠,更容易形成血栓。

08以前得过血栓的人

患过静脉血栓栓塞或肺栓塞的人群,1/3会在10年内再次发病。

这是因为,血栓形成于静脉瓣膜周围,会对静脉造成一定损伤,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损伤可能导致多发性血栓。遵医嘱用药,避免其他的血栓高危因素,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

09患有心脏病伴心房纤颤的病人

长期卧床伴双下肢水肿的病人

血栓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时间。99%的血栓没有任何症状及感觉,医院心脑血管专科做常规检查,血脂、血压、心电图、CT等一切指标正常,也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突然发生,当然,中老年人是高危人群。

4招远离动静脉血栓,拿去不谢!

你知道吗?袜子除了保暖、时尚的功效之外,还有一种医用压力袜可以防治疾病!这就是传说中的静脉血栓袜。

不过,血栓可不仅存在于静脉,动脉也难以幸免。赶快跟小编来学超实用的反“栓“计吧。

虽然动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并不相同,但生活中的某些坏习惯却是导致血栓的高危因素。所以本着“最好的治疗是预防”的原则,注重日常生活方式就可以有效预防动静脉血栓的发生:

从今天起,预防血栓,

拒绝被“栓”,还健康自由!

·END·

文章部分来源:健康时报,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涉及侵权烦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spm.com/ynyjs/122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