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后,血管病的高发期做4不3要

2024/1/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血液中含有营养及氧气,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但血液必须在血管中流动循环才能发挥作用。血管一旦出现问题,血液循环就会受阻,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所以人们常说“生命与血管同寿”。

人到中年尤其是45岁以后,血液在血管中循环多年,血液中的一些垃圾会沉积血管内壁,使血管失去原来的弹性逐渐发生硬化,如果此时对血管不加以保养,一些血管疾病就会随之而来。统计表明40岁以后心脑血管发病率会增高,一般都在45岁以上高发,65岁以上发病率更高。所以人到中年后重视保护血管,来延长血管寿命。

做“4不、3要”的人,血管好,易长寿

4不

1.不要等渴了再喝水

水是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水可以稀释血液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如果感到口渴,说明身体内已经十分缺水了,血液会浓缩,血液黏稠度会增高,在原有血脂、胆固醇等偏高,动脉有些粥样硬化的条件下,容易形成血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所以建议大家最好不要等渴了再喝水,要养成定时定量喝水的好习惯。

2.不要长期卧床休息

有些人总认为多睡觉、多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和消耗,会有利于身体的恢复。其实这种做法会对血管不利。因为长期卧床不动,血液循环会变得缓慢,血管里面的“垃圾”就没有办法及时排出,多余的脂肪、胆固醇等物质会沉积在血管内壁上,使血管内腔变得狭窄,时间长了会导致血管发生硬化,甚至堵塞血管。

所以建议大家不要长期卧床休息。平日应适量运动来促进血液循环,可使血液中一些“垃圾”及多余的盐分随行排出体外,可改善动脉弹性,预防血管堵塞,降低血管疾病的风险。

3.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压力

有些人想追求更好的生活,常常会给自己定的目标过高,造成压力过大,而这样容易给血管带来伤害。因为压力大,心情会变差,而情绪波动大,就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全身小动脉持续收缩、痉挛,使血压变得不稳,加速血管老化,使血管变硬。

所以建议大家做事应量力而行,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压力,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乐观的心理,把什么事情看淡一些,做到情绪稳定,有益血管健康。

4.不要长期熬夜

长期熬夜会导致睡眠不足,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物钟,使机体过多地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从而导致血管收缩,血液流动速度放缓,血液变得黏稠,血液中的垃圾、毒素会囤积,时间长了会沉积在血管内壁,导致血管发生硬化。

所以建议大家要定时睡眠,做到起居有常,形成规律的生物钟,保证充足睡眠,使内分泌、体内物质代谢、心血管活动得到修整,有益血管健康。

3要

要常吃些有益于血管的食物

三黄鸡:三黄鸡的鸡肉中含有的蛋白质虽然不次于猪肉,但脂肪含量却很低。常吃不仅可增强体力,而且还不易发胖。

中医认为三黄鸡具有温中益气、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三黄鸡鸡肉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人体中坏胆固醇的含量,预防血管提前硬化,有益于保护血管。

冬瓜: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冬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体内胆固醇、降低血脂,从而可起到减缓血管硬化的作用。冬瓜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可起到清理血管。保护血管弹性的作用。

鸡蛋:有些人认为鸡蛋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吃鸡蛋会升高血中胆固醇含量,会导致血管发生硬化。但近年来研究表明鸡蛋中虽然含有较多的胆固醇,但也富含卵磷脂。而卵磷脂进入血液后,会使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小并使之保持悬浮状态,从而阻止胆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上沉积,防止血管发生硬化。

2.要定期检查血脂

异常升高的脂质会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粥样硬化斑块,造成血管管腔的狭窄,甚至闭塞。

而45岁以上的中年人、肥胖者、有高血脂症家族史者、经常参加吃喝应酬者、高度精神紧张工作着,都属于高危对象,应定期检查血脂,至少每年一次。定期检查可提前发现问题,有利于提前采取措施解决,如果没有及时发现,等到血管堵塞,可就无法挽回了。

3.笑话要常听听

闲暇的时候经常听听相声,看看小品、喜剧电影、听听笑话,让自己常笑笑,可减少心脑血管的发病率。研究表明笑能使血液循环更好,血液循环好,可以避免有害物质在血液中积聚,血管保持弹性,防止血压、血脂出现异常,使心肺得到很好的调节,从而能减少心脑血管发病的几率。

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spm.com/ynyjs/130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