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脑中风突袭更要命关于脑中风的常识,
2025/3/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zherpaint.com/m/
冬天是心血管疾病的好发季节,但实际上春天发生脑中风的几率也不容小觑。
徐孟医生特别提醒,血压容易受到温差影响而起伏,通常在温差超过4~5度环境时,脑中风的几率会翻倍成长!最棘手的是,很多人认为身体出现一点小异状并无大碍,最终错过黄金治疗期,「抢快」是脑中风治疗最重要的一环,学会辨别自己是否是容易中风的体质,提早预防脑中风发生。
春天回暖也易中风?医生曝最危险时间点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报道,每个人的一生有6分之1的中风几率,是造成失能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可别以为最冷的天气已经过去了便可以放心,小心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让脑中风「突袭」,因为血管除了怕冷,更怕剧烈温差导致爆血管!
徐孟医生表示,春天日夜温差大约10度左右,更容易影响血压波动,因此,即使是乍暖还寒的春天,也应做好保暖与防护措施,例如加强颈部、手部、足部保暖,还有避免在最危险时间外出。
许多人喜欢清晨出外运动,徐孟医生提醒,人在起床时的血压值最高,是自律神经调节的时刻,这时若接触到冷空气,会使血管迅速收缩,进而增加中风、心肌梗塞、血管性疾病发生的风险,因此,不建议在清晨时就出外运动,应在太阳出来时再出门较为安全。
脑细胞受损不可逆!中风把握黄金救援期
脑细胞不同于其他细胞,一旦受损后就无法再生。徐孟医生指出,脑中风致命的原因就在于,供应脑部养分的血管无法正常运送血液,只要1分钟没有经由血液接收到养分,几百万的脑细胞就会死亡!因此,当脑中风发作时,必须在3小时内治疗,包含就医、诊断、用药或手术。
评价诊断:中风发生后,必须在3小时内就医。到院后,先检查脑部有无出血,或是否为梗塞性中风。
用药:初步诊断后,若符合特定条件,发病4.5小时内接受静脉注射血栓溶解剂,使梗塞血管附近的血液循环顺畅,以减轻中风症状,此方法不见得能完全使中风完全复原,但可增加1/3复原机率。
治疗:若属于大血管堵塞,经医生评估后可考虑接受动脉取栓,经由导管技术将血栓取出,疏通堵塞的血管,让未坏死的脑细胞重获血液,但取栓对于已受损的脑细胞,很难回到和发病以前的理想状态,因此,及时送医十分重要。
脑中风早有前兆?3招自我检测
脑中风的征兆跟疲劳相似,许多人因轻忽而错失治疗良机。徐孟医生强调,中风的高危险群包含老龄者及三高患者,检查「微笑不对称」、「手无法正常举起」、「无法正常说你好」这3个简单的动作,符合其中一项时,有可能是脑中风的征兆,这时应立即拨打,请相关人员协助判断是否为脑中风,以把握黄金救援期。
还有哪些状况应特别注意?徐孟医生表示,脑中风没有一定的前兆,但有些人确实在中风出现某些异样:
打哈欠:打哈欠源于脑部缺氧而产生的生理反应,大脑为了增加供氧量,透过打哈欠让胸腔压力下降,使心脏打更多血液至大脑,常见于疲劳、环境氧气浓度太低之时,不全然是脑中风所导致的现象。但若有心血管疾病、颈动脉硬化、活动力变差,并且经常打哈欠,则有可能是慢性中风,因此,经常性打哈欠的确切成因,仍要寻求医师协助判断。
视力模糊:看东西模糊或出现复视,有可能是小中风前兆,虽然不会立即性影响生活,但脑细胞会随着时间逐渐减少,最终可能影响认知功能,造成血管性失智症;更可怕的是,小中风一旦发生,其中风的机率比一般人高10倍。
头晕:感冒、压力大、睡眠不足都有可能造成头晕,因此,不是每个头晕都是中风前兆。判断是否为中风,可做一些简单的神经学测试,例如用食指碰自己鼻子,再碰前方的物体来回点测,若出现数次点歪的情形,有可能是小脑有异状,建议及时就医诊断。
手麻:手麻成因很多,维持同一个姿势太久也会造成手麻,若是中风造成的手麻,通常不会只出现手麻单一症状,还会合并其他皮肤感觉异常,有三高、老龄者需特别注意。
3个习惯增加中风机率!预防中风怎么做?
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脑中风?徐孟医生表示,中风虽然好发于老龄族群,但现代年轻人熬夜、压力大、缺乏运动,产生代谢症候群、自律神经失调甚至有三高,长期下来就变成中风的高危险群;因此,远离中风的发生,必须遵守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控制三高,以及维持健康的体重才是关键!
徐孟医生强调,没有特定的食物能有效预防中风,最重要的反而是「饮食守则」,尽量选择的食物才是远离中风的不二法门。
中风发作怎么办?2大紧急救助方法,把握黄金救援期
徐孟医生强调,发生中风时,千万别自行采用民俗偏方,例如扎手放血,不但无助于缓和脑中风,反而触发血压急速飚升,若有脑出血情况后果会更加严重,最佳保命原则是:「只要有中风症状,千万不能等,应立即就医治疗!」
若身旁有人中风,应该如何从旁协助?徐孟医生表示,应立刻拨打,若患者意识还清楚,可协助其坐在定位休息,若患者意识不清,协助其侧躺,将口鼻置于一侧,避免其被口水呛到,造成吸入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