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支气管动静脉畸形的介入治疗

2021-1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咯血大家都不陌生,《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咯血后死亡的。每当林黛玉拿着洁白的手帕捂住嘴咳嗽,打开手帕看到的就是血痰,甚至是鲜血,这种咳嗽出来或喷出来的血就是咯血,也称咳血。患者一旦咯血,难以自愈,将会间断性发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咯血量会越来越大,咯血间隔会越来越短,最终因咯血而丧命。为了救命,只要出现咯血就要积极治疗和根治性治疗。↓↓↓可以引发咯血的疾病有很多,常见的有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炎和肺癌等,虽然疾病不同,但咯血的本质都是血管破裂。那么,好好的血管怎么会破裂呢?主要是这些疾病内都有不好的血管,正常的人体内没有这样的血管,即动静脉畸形和动静脉瘘(如肺静脉畸形、肺动脉畸形等),这些动脉和静脉畸形的血管会成团状分布,由异常扩张的供养动脉、不规则的畸形血管团和异常扩张的引流静脉构成。这三部分血管结构的管壁比正常血管壁薄弱,尤其是畸形血管团的血管壁更为薄弱、极易在正常血流冲击下扩张形成动脉瘤,动脉瘤的管壁则会更薄,且容易破裂出血,在出血后会进入肺部,在肺内被咳嗽出来就是咯血。

一天咯血毫升以内为小量咯血。

一天毫升~毫升为中等量咯血。

一天毫升以上或一次性连续咯血毫升~毫升为大量咯血。

咯血量过大会导致失血死亡,且大量出血在肺里咳不出来会影响呼吸,让人窒息死亡(俗称憋死)。引起咯血的肺部动静脉畸形和动静脉瘘是什么样子呢?其实,它的形状很像农田里杂乱无章的野草。要用什么检查发现这些动脉和静脉畸形呢?胸部CT和血管成像技术是可以发现和诊断肺部的动静脉畸形的。CT平扫可以看到病变区域肺纹理增多、杂乱无章,这种增多的肺纹理也叫纤维条索,是长期慢性炎症刺激激发的纤维组织增生,增生的纤维组织就是我们俗称的瘢痕(疤瘌)。增生的纤维组织区域伴随有动脉和静脉畸形,CT增强可以显示这些动脉和静脉畸形的血管团,表现为一团走行杂乱无章、外形粗细不均、分布无边无际的血管网。CT血管成像能够整体清晰地将动脉和静脉畸形显示出来,为后续的介入栓塞治疗提供精确指导。动脉和静脉畸形就像农田里长的杂草,若是农民发现地里长出杂草会如何处理呢?是把长草的这块地铲掉,还是把草锄掉?种过庄家的人都知道:若是为了除草把这块地铲掉,一定会被旁人看成“傻子”。那如果人的肺部出现动脉和静脉畸形的这种“草”,该怎么治疗呢?是把长草的这块地挖掉吗(把出现动脉和静脉畸形的肺切除)?还是只把这棵“草”除掉,而保留这块良田(把动脉和静脉畸形除掉,保留正常的肺)?想必大家已经有了答案。一定是除“草”保地,消除动静脉畸形保留我们的肺。人的肺切掉一叶就会少一叶,年轻的时候丢了一叶肺甚至丢掉一侧肺都不会影响生活,可是到了60岁~70岁的时候,随着器官老化、功能下降,年轻时丢掉的那一叶肺便会决定其生活质量。因此,一定要牢记无论生了什么病,治病过程中保留人体身上的任何一个器官、一个部件,把我们出生就有的部件都完好保留下来,原装生活,才能健康长寿。咯血,肺部动脉和静脉畸形破裂引起咯血要怎么治疗呢?有中医学、西医学和介入医学。治疗疾病的方法由简至繁,由无创—微创—大创伤,包括有:

不治疗依靠自我愈合力而恢复;

不治疗依靠调整生活方式,如作息、饮食习惯而恢复;使用物理方法,如推拿、按摩、针灸等;

使用皮肤黏膜外涂药治疗;口服用药治疗;

皮下或肌肉注射用药治疗;

静脉注射或静脉输液药物治疗;

微创介入治疗;

全麻内镜治疗;

全麻下行腹部大手术治疗。

那么,以上方法选择哪种治疗咯血疗效最好、创伤最小、康复最快呢?咯血与大咯血首选介入治疗,利用介入治疗的血管栓塞既可栓塞掉肺里出血的动脉和静脉畸形血管,除掉肺里这棵出血的杂“草”,还能完全保留动脉和静脉畸形的肺叶,不损伤任何正常肺组织。介入血管栓塞的时机可以是正在大咯血发病期急救止血时,也可以在不咯血的静止期,从而消除动脉和静脉畸形,防止再次出血。介入治疗是集诊断与治疗于一体的学科。血管栓塞治疗咯血的过程如下:患者平躺在手术台上,在大腿窝搏动的股动脉处穿刺,穿刺股动脉后引入导丝和导管,导管从大腿根部的股动脉逐渐上行进入胸部的胸主动脉,找到肺部供血血管支气管动脉,注射对比剂进行支气管动脉造影,显示支气管动脉和静脉畸形的血管团,这些畸形血管团走形迂曲、杂乱无章、粗细不均,正在发作的大咯血能够显示出血点。在找到异常的畸形血管团后,经导管向畸形血管内注入栓塞微粒,堵塞全部畸形血管团,然后拔出导管,用绷带加压包扎腿窝穿刺区6小时~8小时,之后逐步恢复正常活动。介入血管栓塞术使被堵塞的肺部畸形血管团继发血栓形成,畸形血管团的血管闭塞变成一团纤维结缔组织,即一团失去血管的瘢痕组织,咯血得到根治,正常的肺得到了保护。《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大量咯血若是在现代,通过介入栓塞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本文刊载于医药卫生报第十六期)转载声明:版权申明

文章来源:郑大一附院介入科作者:张楠王洋韩新巍

更多精彩指南:

多种方法处理颅内复杂多发动脉瘤

医院田甜团队-血泡样动脉瘤

经桡动脉途径行外周介入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糖尿病足介入综合诊治临床指南(第4版)

支扩竟然能变成这个样子,快来学学火眼金睛!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上海专家共识

影像学引导肺癌冷冻消融治疗专家共识版

门静脉血栓TIPS及局部溶栓治疗

CT、MRI、超声,谁更适合引导微创介入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spm.com/ynywh/118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