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开展房颤中心建设知识培训

2021-11-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为不断深化我院学科建设,积极造福广大房颤患者,加快我院房颤中心建设。4月24日,我院在新大楼四楼护理示教室开展了房颤中心建设相关知识培训会,提高我院卫生技术人员防治知识水平和能力,切实做好房颤中心医疗救治工作。我院急诊科、心血管内科、放射科、神经内科、普外科、内三科、外周介入、护理部等10余个科室的负责人及医护代表共计50余人参加。我院副院长、房颤中心委员会主任李文明作了开班致辞并强调了此次培训的重要性。他指出我院房颤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通过房颤中心建设,提升我院学科建设内涵,促进多学科协作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不断提升房颤诊疗技术水平,推动房颤规范化诊疗体系的建立完善,造福广大患者。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王静授课中

主治医师葛鲁敏(左图)、医师袁玉贵(右图)为到场医护人员授课

此次培训会,我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王静,主治医师葛鲁敏、医师袁玉贵分别以《中国房颤中心建设的背景及意义》《医院房颤中心的救治流程》《房颤患者的优化管理》《房颤心衰射频消融一例》为题做了精彩授课。通过此次培训加强了我院医护人员对心房颤动患者的规范化诊治,提高房颤的早期诊断率,规范房颤的药物治疗,普及新技术,建立高效专业和同质化服务的房颤专病分级诊疗体系,有效降低心源性卒中的风险,减轻患者及社会的负担,最大程度挽救患者的生命,减轻患者痛苦。(王静)

科普一下:

认识房颤

1、什么是房颤?

房颤是“心房颤动”或“心房纤颤”的简称,是指心脏电系统出现障碍,导致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是最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如图1)。

图1正常心跳与房颤

心房无序的颤动失去了有效的收缩与舒张,心房泵血功能恶化或丧失,加之房室结对快速心房激动的递减传导,引起心室极不规则的反应,当心室率过快的时,有可能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表现为血压下降等。房颤的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心慌不适,也可以表现气、胸痛,心跳过快时患者可能晕厥。严重时可出现气喘、呼吸困难、双腿浮肿等心力衰竭症状(如图2)。

图2房颤发作时

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人口老龄化,发病率越来越高,每人中可能有1-2人患有房颤,并且年龄越大,房颤患病概率越高。80岁以上老人,10个中就有1个是房颤患者!

图3发病率

2、房颤的病因有哪些?

1)影响心脏结构因素:

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

2)可能导致房颤的其他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贫血、某些肺部疾病(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脏手术或其他开胸手术;

3)那些因素可增加房颤风险:

年龄超过60岁、肥胖、患有睡眠呼吸暂停、有房颤家族史、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次性大量饮酒、吸烟、熬夜等)。

3、房颤有哪些危害?

房颤导致的并发症:脑卒中(中风)、心力衰竭。

1)房颤引起的脑卒中(中风):由于房颤患者长时间的心房不规则运动而无法正常的进行收缩,导致整个心房射血功能下降,心房血流速度减缓,血液容易滞留在心房内,加上凝血功能和血管内皮的改变,容易在心房壁(图3b)以及“死角地带”(左心耳-图3a)形成血栓,且这种血栓很不稳定,容易脱落进入血液循环,顺着血流沿着主动脉以及各分支血管流向身体各处,若流至大脑则会阻塞脑部血管,导致缺血性中风(如图3c)。

图4血栓导致中风

房颤引发的中风有着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三高”表现。房颤引起的中风致死致残率接近70%;再次中风的比例是正常人的6-9倍;房颤引起中风30天内死亡率可达25%,一年内死亡率高达50%,正因为如此高的发病率及其危害巨大,需要早发现早治疗。

2)长期房颤还会引起心肌慢性缺血和纤维化、心脏逐渐扩大、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持续下降,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房颤的治疗

1、目前的治疗方法?

目前医学上对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目的为恢复正常心律(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心室率(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和预防脑卒中(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等并发症,尽管药物治疗具有简便易行,一次性费用少,但是其控制成功率较低(约为20%-30%),长期服药也会导致心律失常;

非药物治疗如:外科手术,可通过微创或开胸手术操作,术后形成瘢痕组织能阻止异常的电传导,有可能终止房颤;电复律,使用低电压电击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导管射频消融术(如图6),局部释放高频电流,通过热效能,一次性消除“病灶”,达到根治的目的。相较于外科手术,射频消融属于一种微创手术。

图7消融示意图

3、房颤射频消融术有无风险?

房颤射频消融术是目前治疗心律失常最有效、比较安全的手段。但是和其他创伤性手术一样,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请与临床医生咨询这方面的问题。

4、房颤消融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1)注意饮食:术后应禁食一段时间,平常应避免过硬、过冷、过热的食物;

2)限制活动:术后应卧床休息,注意穿刺部位是否渗血;

3)术后药物:抗心律药物,如心律平、可达龙、倍他乐克等,预防术后房颤发作;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预防动脉系统血塞、血栓发生;

4)定期复查:平医院进行复查,以观察身体的恢复情况,如果患者的病情复发,那我们应该及时的和医生进行联系,以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注: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科普来源:黔音贵律)

医院心内科团队简介

心内科团队合影

一、科室现状

医院心内科于年6月独立成科,位于新大楼9楼,是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医院分中心、贵州省心衰中心联盟建设单位、贵州省房颤中心联盟建设单位、医院心血管专科联盟成员单位、六盘水市胸痛中心联盟成员单位。

科室由普通病房、重症监护病房(CCU)、心内科专科门诊、心导管室等组成。开放病床54张,其中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8张。拥有无线心电图终端、CCU全病房遥测心电监护、自动心肺复苏仪、自动除颤仪(AED)、临时起搏器、呼吸机、DSA、射频消融仪、便携超声、多导电生理记录仪、POCT等大型设备。

该医院、发展公司、集团公司先进集体称号,是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医院分中心、贵州省心衰中心联盟建设单位、贵州省房颤中心联盟建设单位、六盘水市胸痛中心联盟成员单位。团队以爱心、耐心、责任心服务每一位患者,陆续收到多面锦旗。

三级大查房

二、人才梯队

该科长期聘有医院周纬教授为医学顾问指导科室临床工作。科室现有医务人员29人,护理团队17人。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名,硕士研究生学历3人,住院医师7名。

三、开展项目科室常规开展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高血压病、心律失常(房颤等)、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炎、心包炎、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等常见病的诊治。每年接诊各种各种心血管疾病余例,成功救治了大量的心血管危急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在95%以上,心脏介入治疗为科室一大特色,每年心脏介入手术量0余台,手术成功率达99%以上。

王静(右)、张习敬(左)开展心脏介入手术场景

目前科室开展的特色项目有:冠脉造影、冠脉内支架植入术、临时起搏器及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左(右)心导管检查术、冠脉内溶栓术、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下优化PCI治疗、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测定(FFR)、快速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房颤、室早)的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治疗。其中(IVUS)指导下优化PCI治疗填补了盘州市医学空白,经皮冠脉内药物球囊扩张术及FFR测定开创了六盘水市“介入无植入”及“冠脉狭窄功能性评价”的先河,填补了六盘水市医学空白,造福当地百姓。

科室秉承“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崇尚“仁爱、精博、进取”的大医精神,以高度的责任心为广大患者服务。

心内科咨询电话

门诊:—

住院部:—

编辑:蒋婵娟

审核:许正桥

联系我们

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spm.com/ynyyf/117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