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塞有何症状,睡前喝水有效预防脑
2020-8-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19/5774268.html
脑血栓的症状是怎么样的?“脑梗塞的发病症状复杂多样,尤其是腔隙性脑梗塞,前期症状比较轻微,很容易蒙混过关。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老年人一定要明察秋毫,即使只是出现爱咬舌头这样的‘小情况’,医院跑。”
腔隙性脑梗塞是一种发病率高又比较特殊的脑梗塞,多发生在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老年人身上,其患者数量占到脑梗塞患者总数的近70%。
由于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发病之初只是出现爱咬舌头、精细动作差等一些不易被人察觉的轻微症状,十分隐蔽,这些异常表现常常因为病人和家属的重视不足,使病人失去较佳治疗时机,导致病情加重,进而出现一侧肢体活动不利、语言不畅、口眼歪斜等典型症状,而此时治疗起来就比较棘手,大多会留下后遗症。
临床上发现,约有75%的患者仅有轻微的症状,其异常表现,除上述所说,主要还有: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做事丢三落四、失眠、情绪起伏不定、智力减退、手脚麻木、颈项强硬、短暂意识丧失等等。
因此,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哪怕是出现轻微的异常表现,也不能大意,医院跑跑,防患于未然。
脑血栓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它的发生不仅和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有关,也与老年人的血液粘度增高密切相关。老年人的血粘度越高,越容易发生脑血栓。
血液在人体血管内流动,就像是河水,流速越快,沉淀越少;反之,流速越慢,沉淀越多。
血粘度增高势必导致血液流速减慢,血液中的血小板、胆固醇、纤维蛋白等物质便会在血管壁上沉淀下来,久而久之,沉淀物越积越多,若再合并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就会导致脑血栓形成。
研究证实,人的血液粘度在一天之中不停地变化着,并有一定的规律:在早晨4点至8点血粘度较高,随后逐渐降低,在凌晨达到较低点,以后再逐渐回升,至早晨再次达到峰值。这种规律性的波动在老年人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此外,脑血栓的发病时间多在早晨至上午期间,说明血粘度增高和脑血栓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往期回顾
1、坚持喝红豆薏米,湿气没除反加重,可能你第一步就错了
2、“神奇的”洋葱,每天吃半个,对心血管的好处意想不到!
3、血管硬化最怕三种食物,医生说这个年龄多吃,能离血栓更远一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