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讲坛这里的医生围着患者转
2021-3-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白颠疯会自己好吗 http://pf.39.net/bdfyy/dbfzl/160319/4793212.html
医院就诊,如果病情复杂就常常需要在不同科室间奔波辗转,将不同科室医生的治疗意见相互转达,他们就医的困惑和艰辛也比寻常患者要多出许多。就医过程中,他们经常会陷入僵局、不知所从,就医成本增高的同时,就医效率低下。
如果能够让医生围着患者转,一站式解决患者的问题,将给患者带来极大便利同时也获益更多。多学科协作(MDT)的诊疗模式应运而生,在此基础上成立的医学会诊中心将不同专科的医生聚在一起,共同探讨最适合病人的治疗方案,不仅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医疗安全、维护了患方的权益、方便了患者和家属,也有利于节约医疗资源,更有利于修正西医医学分科过细带来的弊端。
胎儿心脏畸形该保还是流
首都医科医院
超声二部何怡华
胎儿先心病的治疗管理及预后评价,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和参与,进行综合会诊。“产前产后一体化管理”能合理解决胎儿围产期管理、出生后治疗及预后和随访等问题。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妈妈辛辛苦苦怀孕十个月,满心希望地迎接自己家的新成员到来,这将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啊。但是有些胎儿在妈妈肚子里就被医生贴上了这样的标签——“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心脏畸形是胎儿最常见的畸形之一。心脏畸形种类繁多,分类复杂,部分患儿可同时合并多种畸形,且症状和预后千差万别。根据病变复杂程度可以分为简单心脏畸形和复杂心脏畸形。
简单心脏畸形主要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主动脉瓣狭窄等,其中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在胎儿期是正常的生理通道,出生前胎儿期诊断困难,但出生后往往自行愈合或手术效果好。
复杂心脏畸形主要包括法洛四联症、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大动脉转位、右室双出口、肺动脉闭锁、二尖瓣闭锁、三尖瓣闭锁、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右心发育不良综合征、三尖瓣下移畸形、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主动脉弓离断、单心室、单心房等畸形。这些畸形病种繁多,病变复杂,严重程度跨度大,并且容易伴有多种心脏复合畸形,手术难度大,往往需要前往具有心脏病救治能力的中心进行个体化评估,在出生前让家庭有合理的预期和选择。
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是胎儿期检测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唯一有效方法,其主要目的是检出复杂及致死性心脏畸形,同时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图像质量的提高,胎儿超声心动图专项检查可以查出大部分心脏畸形和异常,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宝贵信息,被临床广泛应用。
胎儿心脏结构在孕8-10周基本就发育完成了,但是由于心脏太小,受超声仪器分辨率限制无法对其结构清晰显示,因此一般我们建议最佳的胎儿心脏超声检查通常为20~28周,此时胎儿心脏结构已经发育完全,大小也适合观察,羊水量适中,心脏超声图像比较清晰。
过去认为心脏畸形“高危”人群适合检查胎儿心脏超声。实际上大约50%以上的先心病病例并无明确的高危因素,其心脏畸形发病原因并不清楚,同时研究发现先心病的检出率在高危人群组与非高危人群组间并无明显差别。因此,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所有孕妇均有必要进行常规的胎儿心脏超声检查。
年8月“医院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会诊中心”成立,是针对胎儿心脏病患者的产前产后一体化管理母胎医学会诊中心。通过产前超声影像学检查、心儿科预后咨询、妇产科围产期管理建议、遗传学建议及咨询为“胎儿心脏病患者”的产前咨询和出生后治疗提供医疗服务。会诊专家包括胎儿心脏超声、心儿科、心外科、妇产科、遗传学专家,同时给予患者诊断、治疗、分娩、绿色通道。
“高危”人群:
横先心病家族史;
孕妇糖尿病、苯丙酮尿症或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等);
孕妇妊娠早期接触致畸因素或药物,如酒精、锂、苯丙胺、三甲双酣等;
孕妇妊娠早期病毒性感染,如风疹、水痘、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等;
胎儿发育迟缓;
胎儿心律失常:持续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等;
胎儿心外畸形或异常:脐膨出、膈疝、肾发育不全、脑积水等;
胎儿非免疫性水肿、羊水过多或过少、流产或宫内死胎等不正常妊娠史;
高龄孕妇(35岁以上)或近亲婚配;
胎儿染色体异常,如21三体,18三体,Tuner’s综合征等。
心脑同患病不必两科来回跑
首都医科医院
神经介入科杨新健王洋
在医院门诊经常见到这样一群人,他们往医院的心脏科和神经科就诊,努力把两个科室医生的建议传递给对方。由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缺乏医学知识和就医经验,并不能体会不同专科治疗方案的相同点和矛盾点,也不理解治疗这两类疾病的先后顺序会有讲究,更没有能力把不同医生的话准确地描述出来,不仅如此,还多付出好多心血、时间和金钱。
68岁的王大爷头晕1年多了,平时最怵看医院检查,医生说是腔隙性脑梗死,给开了阿司匹林和他汀类降脂药。3个月前,王大爷突然出现说话含糊不清和左侧肢体活动不灵活,住院检查后医生说是右侧颈内动脉中度狭窄,医生建议他做脑血管造影明确一下。虽然只是个有创的小检查,但王大爷还是因为担心风险而拒绝检查并出院了。
此后,王大爷留下了言语不清的后遗症,规律服药3个月但还是频繁出现头晕和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便,症状比之前还加重了。无奈的王大爷再次就诊时,医生建议他做了相对无创的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发现右侧颈内动脉的狭窄程度超过85%,达到了重度狭窄的标准,需要尽快住院完成脑血管造影及支架或外科手术。
不幸的是,王大爷这次看病又发现了冠状动脉多发中-重度狭窄,医生告诉他,还要尽快完成冠脉造影检查,也许心脏也要放支架或搭桥……心脑都有问题,俩手术?王大爷心想,这回摊上大事儿了,头晕得更厉害了。王大爷突然想起不久前看到过一篇报道,说医院神经介入科有一位同时患有冠心病和颈动脉狭窄的病人,一次手术就同时完成了心脏支架和颈动脉支架手术,王大爷医院就诊。
入住了神经介入科之后,科主任及主管医师迅速联系了心内科医师会诊,最后也为王大爷同时施行了心血管和脑血管造影术,并在冠状动脉和颈内动脉都植入了支架。术后康复的王大爷感叹道:人往病床一躺,心脏科和神经科的大夫为我匹配好了治疗方案,一周住院解决两大疾病,真是效率又高又省心!
近年来,像王大爷这样同时患有两大类疾病的患者数量与日俱增,多学科协作(MDT)的诊疗模式恰恰解决了上述患者的难题。MDT的理念就是以病人为中心,针对特定疾病,依托多学科团队,制定规范化、个体化、连续性的综合治疗方案。不仅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医疗安全,方便了患者和家属,也有利于节约医疗资源,同时还培养了跨学科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做足疗竟然揉出肺栓塞
首都医科医院
急诊危重症中心聂绍平王晓
肺栓塞从发病原因、诊断手段到治疗技术和方法往往涉及多个不同临床专业,要求医生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而这种全面在医学专业越分越细致的当代简直就是一种奢望。如此种种,导致了肺栓塞诊治的重重困难和极高的死亡率。而肺栓塞救治团队的出现,将彻底改善这种现状。
两个孝顺的儿子一直是邓妈妈的骄傲。邓妈妈以前虽然不爱运动,但也总跟左邻右舍去遛遛弯、跳跳广场舞。孝顺的大儿子给老人家买了一具电动摇摆椅后一度改变了邓妈妈的生活习惯。喜欢上摇摆椅的舒适,邓妈妈也不出去遛弯跳舞了。除了张罗三餐,老人家没事就趟在电动摇摆椅上任其摇,常常一摆就是几个小时。一天下午,孝顺的小儿子兴冲冲地把老人家接到了新开业的足疗中心,让老人家体验一把,老太太别提多高兴了。
可是,当天晚上邓妈妈就不高兴了,胸闷、憋气。两个儿子马上把医院,医生说估计是心脏血管堵了,马上做造影。邓妈妈和儿子都知道急性心肌梗死的厉害,积极地配合手术。急诊造影并没有发现堵塞的冠状动脉,大伙都松了一口气。没想到,输着活血针的邓妈妈在住院期间发生了两次突然的不省人事,虽然很短时间就自行恢复,但情形十分可怕。医生说,你们去安贞吧。医院急诊中心的当班大夫轻压着邓妈妈轻度肿胀的左侧小腿说,高度怀疑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导致了急性肺栓塞。
肺栓塞是三种致命性心血管疾病之一。过去,肺栓塞多见于创伤、手术、长期制动、分娩、肿瘤等高危患者,这些患者血液凝固性高、血液瘀滞、血流缓慢,导致静脉系统内形成血栓,脱落后进入肺动脉,即引起了肺栓塞。因脱落的血栓大小不同、肺动脉受累位置不同,从毫无症状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胸痛,甚至休克、猝死都可能归因于肺栓塞。其中,晕厥是肺栓塞的常见表现。邓妈妈其实就是由于较长时间的久坐不动而引起了左侧小腿深静脉血栓,再经足疗工作人员的“用心用力按摩”血栓就掉下来堵住了肺动脉主干,发生的这两次不省人事就是晕厥。肺栓塞可怕之处还在于起病1小时内死亡率达到10%,未经治疗的肺栓塞死亡率更是高达30%,这种致死率是远远高于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在我国,每年肺栓塞住院患者至少达30余万,而未确诊导致漏诊误诊患者更是不计其数。
年,全球第一家多学科参加的肺栓塞救治团队(PERT)医院建立。年7月5日,医院借鉴国外经验成立了亚洲第一支专注肺栓塞多学科联合救治的“快速反应部队”——医院PERT团队,包括急诊危重症中心、呼吸与危重症科、心外科、血管科、介入科、血液科、心外危重症中心、超声科等临床科室。通过成立跨学科的PERT团队,借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