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二代生死之间,我为父母争取最后的尊严
2021-7-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61215/5117687.html
“癌”,一个令人绝望的字。图/《我不是药神》
在中国,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一分钟,有7个家庭的命运将因为癌症而被改写。
那些为病痛中的父辈寻找生存机遇的“癌二代”,在生与死之间纠结、徘徊,他们用各种偏方和药剂赌未来,也用文字和图表记录自己帮助父辈抗癌的全过程。
年春节前,李如的妈妈被确诊患有卵巢癌。
“妈妈变得柔弱,而我只能变强大。”
那是一个令李如铭记的夜晚。得知母亲确诊的消息后,她不住地颤抖,手里拿着的iPad屏幕里不断跳出“卵巢癌”“卵巢癌症状”“卵巢癌能活几年”等相关关键词??
李如一边搜索,一边捂住嘴巴大哭,但她不敢哭出声,怕吵醒身旁已经熟睡的孩子。
爸爸在给患癌的女儿买爱吃的零食时痛哭。图/《滚蛋吧!肿瘤君》
抗癌,如今已经成为中国癌症家庭的一个主要任务。这个任务艰巨、沉重,事关整个社会的医疗体系,也在探测一些家庭在情感、伦理、权责等领域的承受边界。
而所有癌症患者家属在悲恸面前,都会逐渐意识到一点:生与死必须面对,眼泪挽救不了生命,但知识和金钱或许可以。
“是选择治,让患者承担更大风险与病痛,还是选择不治,让患者享受倒计时的生命?”这是摆在所有家属面前的一道选择题,也是一道令人难以作答的必答题。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癌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在中国,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一分钟,有7个家庭的命运将因为癌症而被改写,而“癌二代”,也就是那些癌症患者的子女,正承受着因父辈患病而生的迷茫和纠结。
在至亲承受病痛的同时,身处迷茫中的“癌二代”唯一能做的事便是“赌”:赌赢了堪称侥幸,赌输了也算尽了力。
图/pixabay
在生死抉择中,
“癌二代”为患癌父母“赌未来”
“那段时间,医院的幻影、仪器的声音、模糊的呼喊,醒来一身冷汗。”
母亲被确诊患癌后,李如常在午夜时分从惊恐中突然醒来。也正是母亲的病,一下子拉近了母女俩心灵间的距离。
母亲生病前,母女俩沟通很少,平时极少打电话,而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不管去哪,母亲都要给李如发照片,告诉女儿自己吃了什么、做了什么,总之什么都跟女儿说。
面对疾病,很多不曾说的话、做的事突然有了动力。图/《滚蛋吧!肿瘤君》
母女俩偶尔会因为有病友离世而聊到生死。“一味避谈死亡,只会更加恐惧死亡。母亲现在对生死看开了,心态也变得更好。”
李如母亲认为,比起因车祸、意外事件突然离去,癌症至少给了她反思与改变生活方式的过渡空间和缓冲时间,让她能喘口气,更投入并珍惜当下的生活。
李如是个90后,北京人,家境不错,在一家互联网企业工作,月收入1.5万元。母亲患癌后,她的生活被完全颠覆——奢侈品是肯定不会再买了,更不会制定什么外出旅行计划,每个月只给自己预留元生活费。她告诉自己,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攒钱治疗。
癌症阴影下,钱或许就意味着生命的长度。图/《我不是药神》
母亲手术那几天,李如请了一周假专门陪护。晚上陪床时,她一般会坐在两个板凳上,双眼紧盯输液管,到点就喊护士来换针,生怕自己睡过了头,让空气溜进输液袋。
术后母亲会经常腰疼、尿频,李如就在输完液后帮母亲翻身、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忙忙碌碌就到了凌晨4点左右,她才能眯一会儿。
母亲术后康复后,不需要每晚陪护,但一下班医院跑。这可能是人到中年必须面对的境遇:父母健康问题、孩子教育问题、生活负担??最终,李如放弃了晋升机会,转到了一个同级别偏后台的岗位。
李如把自己扔进癌症的科普世界里,只要不上班,她都泡在“与癌共舞”“天涯医生”等论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