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医院心血管科团队成

2021-1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29411.html
近日,我院心血管科陈联发副院长团队在肺血管疾病介入治疗领域再获突破,成功开展省内首例经皮球囊肺血管成形术(balloonpulmonaryangioplasty,BPA),为两名重度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患者解除病痛!

患者一:

45岁的某女士反复气喘两年有余,因近来一个月内症状骤然加重来到我院就诊。

两年前该患者因“急性肺栓塞”医院,经溶栓治疗后症状好转,然而1年前再次出现气喘,医院诊断为“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血压”。当时心脏超声估测的肺动脉压力高达60mmHg,经药物治疗后症状反复,患者气喘加重,一个月后复查超声估测的肺动脉压力已经升高至mmHg。

转诊至我院心肺血管诊疗中心后,行右心导管检查提示肺动脉平均压力50mmHg,已属于重度肺动脉高压,危险分层属于高危,心功能明显下降。

患者二:

78岁的老太太,六年前开始出现活动性气喘,来到我院检查后诊断被为“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症”,予抗凝、利尿、肺高压靶向药物等治疗后,症状依然反复。

这六年来反复调整肺高压靶向药物均不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心功能状态,随着患者年龄增大,心功能逐渐下降,心脏超声估测的肺动脉压力已高达mmHg,六分钟步行距离不足米。

以上两名患者均为高危肺动脉高压病人,心功能差,死亡风险高,预后不佳。

在我院陈联发副院长带领下,团队充分评估了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肺血管解剖、狭窄血管分布,最终团队一致认为:当前两名患者非常适合行经皮球囊肺血管成形术。

我院心血管科团队充分做好围手术期准备工作,并邀请了国内著名肺血管介入医院蒋鑫教授现场指导,在年4月17日成功为两名患者实施手术。

本例经皮腔内肺动脉成形术的完成填补了我院及省内空白,开启了我院肺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新里程。

术后复查心脏超声时,患者二的肺动脉压力从术前的mmHg下降至99mmHg,患者一的肺动脉压力从术前的mmHg下降至63mmHg,心功能明显改善,且两例患者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

患者一右下肺动脉(A8段)球囊扩张前后对比图

患者一右下肺动脉(A9段)球囊扩张前后对比图

患者二左下肺动脉(A8段)球囊扩张前后对比图

杜老太太左下肺动脉(A9段)球囊扩张前后对比图

陈联发副院长团队主要成员

导管室负责人陈军副主任医师介绍说:

目前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血压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10%,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肺血管疾病,外科手术难度大、病死率高、有经验的专家少,药物昂贵且疗效有限,经皮球囊肺血管成形术(BPA)是近年来国内新兴的治疗这类疾病的微创手术,通常通过大腿根部不足0.5cm的针眼,送入导丝通过闭塞或狭窄管腔,在压力导丝精准测压下膨胀球囊扩张血管,达到恢复肺动脉血流、降低肺血管阻力下降、改善患者心功能。随着手术方式的改良、技术进步和器械的发展,目前BPA手术的安全性已经大大改善,手术短期和中期的血流动力学和临床功能改善显著,是一项非常值得推广的技术。

医院心血管科简介:

医院心血管科是厦门市医学重点专科和厦门市重点亚专科建设单位。在陈可冀院士(国医大师)学术思想指导下,在医院吴永健教授和学科带头人陈联发副院长的带领下,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的学科定位,组建心内、心外、介入、中医、康复、麻醉、超声、影像等多学科心脏团队,为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多学科、一站式创新诊疗模式。开展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急诊PCI术、心内电生理及射频消融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主动脉球囊反博术、体外膜肺(ECMO)、右心导管及肺动脉介入术、左心耳封堵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等心脏微创介入手术。科室在国内率先开展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将八段锦、易筋经等中医导引疗法及艾灸疗法、穴位贴敷等中医适宜技术创新性地应用于心脏康复,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科室设有普通病房、心脏重症监护室、介入导管室、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中心、陈可冀院士(国医大师)学术思想研究室、博士后工作站。开展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房颤动、高血压、肺动脉高压、心脏瓣膜病等中西医结合康复研究。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spm.com/ynyys/116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