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基因检测,谨防ldquo沉默
2022-7-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静脉血栓基因检测,谨防“沉默的杀手”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主要表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PTE)。DVT是多种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约80%的DVT患者无明显症状,“猝死”常常是其首发症状,因此也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据统计,骨科手术后DVT发病率达40%~60%;普通外科手术患者DVT发生率为10%~40%;ICU病人VTE的发病率达27%;脑卒中患者为12.4%~21.7%,心血管疾病患者为4%;肿瘤患者VTE的发病率4%~20%;老年内科住院患者VTE的患病率为9.7%,其中PE为1.9%等。
因此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降低VTE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关键。对患者血栓风险进行评估,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对于降低手术患者血栓形成风险和降低死亡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影响血栓的因素众多,而基因可能是“始作俑者”
简单来说,血栓形成是机体凝血与抗凝失衡的结果。而导致这种失衡的因素有很多,有获得性的(即外因,比如手术,创伤,、肿瘤患者等),也有遗传性的(即内因);《易栓症诊断与防治中国指南》提及到个体对VTE易感性的差异约60%归结于遗传因素。
静脉血栓危害不容小觑,“未病先防”、“对因防治”是应对的“两翼”。对于具有血栓高危因素(包括手术、创伤、60岁以上、有静脉血栓家族史、接受抗肿瘤治疗、口服避孕药或绝经后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久坐、长期卧床等)的人群,建议检测相关基因,针对不同的遗传风险和发病机制及早进行预防或药物干预,以避免或降低静脉血栓及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
在哪里能做这项检测呢?
医院病理实验室已经开展“静脉血栓风险及药物干预”的检测项目,此项目为甲类医保(医保患者可以报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