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科普一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2021-3-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诱发因素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50218/4580446.html
案例介绍
基本情况:
姓名:焦某某性别:女年龄:73住院号:xxxxx
患者于18日下午2时许出现心前区压迫样疼痛不适,喉咙发紧感,伴发热畏寒、手脚发冷,无肢体放射痛,无头晕恶心呕吐,无呼吸困难,无咳嗽咳痰。
患者在家自服阿司匹林肠溶片mg,患者上述症状未见明显缓解,下午6时许上述症状加重伴呼吸急促。
后送往我院急诊,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胃内容物,量不详,无咖啡色样物质,无血凝块。T38.5℃,P80次/分,R40次/分,Bp/90mmHg
主诉:反复心前区疼痛7小时,加重伴气促3小时。
专科检查:Bp/90mmHg,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mm,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右侧颈部可触及长约6cm横行条索状硬化。
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湿性啰音,心率80次/分,律尚齐,无杂音,腹部膨隆,腹软,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可,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
辅助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40余年,最高血压mmhg,服用得高宁(具体用药不详);冠心病病史20余年,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美托洛尔片,曾服用ACEI类,咳嗽不能耐受。
年因甲状腺癌行放射疗法(具体不详);右侧尺桡骨骨折保守治疗3月。否认药物过敏史、外伤、输血史。
治疗措施:
1.告病危,严格卧床休息。
2.遵医嘱间断无创机械通气及间断面罩吸氧。
3.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积极纠正心律失常。改善心肌缺血,协助完善相关检查。
4.低盐低脂饮食,镇痛、抗凝、抗休克治疗。
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1.胸痛:与心肌缺血坏死有关疼痛。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有无改善,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
2.气体交换受损:与心功能不全,胸痛胸闷有关。
半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给氧,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3.活动无耐力:与心功能不全导致心排血量下降有关。
评估进行康复训练的适应症;主张早期运动,实现早期康复;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
4.焦虑恐惧:与疾病造成的不适以及缺乏对疾病的了解有关。
做好心理护理,用通俗易懂的话向病人解释病情及所需的护理治疗,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
5.便秘的危险:与进食少,活动少,不习惯床上排便有关。
鼓励患者多饮水,进食粗纤维食物,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胃蠕动,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导泻药。
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活动不利有关。
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以及床单位的整洁,加强患者翻身拍背,向病人解释翻身的必要性;加强营养沟通,协助患者进食及其他生活需要,加强生活护理。
7.潜在并发症:出血、猝死、心律失常、心衰、出血等。
出血:观察全身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减少穿刺。
猝死:监测生命体征,保证急救物品及药品完好与充足。
心衰: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咳嗽.气急.夜尿增多等表现。
肺水肿:避免一切加重心脏负担的因素,注意滴入液体量及速度。
肢体血栓:定期做好肢体被动活动(双下肢按摩及气压治疗)。
健康教育:
1.生活指导:低盐低脂粗纤维饮食,多食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2.运动指导:注意休息,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剧烈活动。
3.用药指导:遵医嘱用药,不要随意停药。
知识链接:
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
2.发病原因:
(1)绝大多数ACS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结果。
(2)极少数ACS由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所致(如动脉炎、外伤、夹层、血栓栓塞、先天异常、滥用可卡因,或心脏介入治疗并发症)。
3.病理特征:
4.典型表现:
为发作性胸骨后闷痛,紧缩压榨感或压迫感、烧灼感,可向左上臂、下颌、颈、背、肩部或左前臂尺侧放射,呈间断性或持续性。
伴有出汗、恶心、呼吸困难、窒息感、甚至晕厥,持续10~20分钟,含硝酸甘油不能完全缓解时常提示AMI(急性心肌梗死)。
5.不典型表现:
牙痛、咽痛、上腹隐痛、消化不良、胸部针刺样痛或仅有呼吸困难。
这些常见于老年、女性、糖尿病、慢性肾功不全或痴呆症患者。
临床缺乏典型胸痛,特别当心电图正常或临界改变时,常易被忽略和延误治疗,应注意连续观察。大多数ACS患者无明显的体征
6.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心电图:特征性改变:病理性Q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T波对称性倒置。
(2)放射性核素检查。
(3)冠状动脉造影。
(4)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起病24~48h后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反应蛋白持续增加;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
7.治疗要点:
(1)休息: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防止不良刺激。
(2)给氧:间断式或持续吸氧,以4~6l/min为宜。
(3)监测: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4)解除疼痛:哌替啶50~mg肌注或吗啡5~10mg皮下注射,注意防止呼吸抑制;疼痛减轻者可用可待因或罂粟碱肌注或口服;再试用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注意心率增快和血压降低。
(5)再灌注心肌:起病3~6h内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得到再灌注,濒临坏死的心肌可能得以存活或使坏死范围缩小。
(6)消除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必须及时消除,以免演变为严重的心律失常。
(7)控制休克:在血流动力学监测下,补充血容量及应用升压药血管扩张剂和纠正酸中毒等抗休克处理。
(8)治疗心力衰竭:以应用利尿剂为主,也可选用血管扩张剂减轻左心室的前后负荷。
—END—
推荐阅读:
护理行业年终招聘专场来了,跳槽、校招、转行岗位薪资10k起
皮下、肌注竟然不需要排气?难道是我错了吗?
注射液配伍禁忌更新:这三组临床常用药别再这样配了
客服:第2美小护(weixin:dxyjob)
编辑:胡梦珂责任编辑:陈朵朵
投稿邮箱:humengke
dxy.cn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