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身上4个信号说明你血液太黏化血栓
2016-11-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血液是滋养身体的根本,它流遍全身的组织和器官。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中也会出现一些“垃圾”,如果它们不能被及时“清理”,就会造成血液不清洁,变得黏稠。
一般来说,如果中老年人存在下面四种症状,就说明体内的血液黏度可能比较高了,就应进行必要的检查治疗。
当心!
四个信号说明你的血液太黏
1
晨起头晕,晚上清醒
血黏度高的人,早晨起床后即感到头脑晕乎乎的,没有睡醒后大脑清醒、思维流畅的感觉。吃过早饭后,大脑逐渐变得清醒。到了晚饭后,精神状态最好。
2
午饭后犯困
正常人午饭后也会有困倦感觉,但可以忍耐。血黏度高的人午饭后马上就犯困,需要睡一会儿,否则全身不适,整个下午都无精打采。
如果睡上一会儿,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这是因为午饭后,血黏度高的人大脑血液供应不足出现的典型症状。
3
蹲着干活时气短
血黏度高的人肥胖者居多,这些人下蹲困难,有些人根本不能蹲着干活,或者蹲着干活时胸闷气短。
这是因为人下蹲时,回到心脏的血液减少,加之血液过于黏稠,使肺、脑等重要脏器缺血,导致呼吸困难、憋气等。
4
现阵发性视力模糊
有些中老年人平时视力还可以,但常有暂时性视力模糊的情况。
这是因为血黏度高的人血液不能充分营养视觉神经,使视觉神经和视网膜暂时性缺血缺氧,导致阵发性视力模糊。
血液太黏
引发血栓、心梗、脑中风
可别小看了这些信号背后的血液粘稠问题,它是引发很多老年病的罪魁祸首,比如高血压、心梗、脑中风等。
1引发多种慢性病
血液粘稠度增高,可导致血液流动不畅,会引发糖尿病、高血压、身体炎症等多种慢性病。
2堵塞血管
医院血管外科主任金毕表示,如果血液中脂质量过高,时间长了血管壁上沉积物会堵塞血管。
如果这种堵塞发生在动脉,会导致心脏缺血,出现心梗、心绞痛,严重时会导致死亡。堵塞脑血管,脑中风。
3引发血栓
血液黏稠度很高,凝固的血块儿从血管壁上脱落之后,会从静脉顺着血管流走,流到右心房再到右心室,然后就到了肺动脉,引发肺栓塞,非常凶险。
因此给血液做个大扫除非常有必要,只有清扫血液中的“垃圾”,才能让血管畅通,拥有健康的身体~(本文来自“7点养身”,郑州治疗白癜风医院白癜风能治疗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