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热点新型口服抗凝药防治症状性静脉
2017-1-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静脉血栓栓塞是指血液被静脉管腔内形成的血栓(不正常凝结)阻塞而导致回流不畅的一类疾病,是仅次于心肌梗死和卒中的第三大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持续,静脉血栓栓塞人群也在不断扩大。
抗凝治疗是静脉血栓栓塞公认的标准治疗措施,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是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等口服抗凝药物。尽管疗效显著,但维生素K拮抗剂起效和失效较慢、个体差异大、易受食物和药物影响、需要经常监测凝血功能调整剂量以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上述缺陷给维生素K拮抗剂的临床应用带来了诸多不便。
新型口服抗凝药(NovelOralAnticoagulants,NOACs)因其口服剂量固定、个体差异小、无需经常检测凝血功能、与食物及药物相互作用小等优势,为静脉血栓栓塞抗凝治疗开辟了新希望。新型口服抗凝药的研发趋势,不再像华法林那样作用于多个凝血因子,而是仅抑制某一个凝血因子,主要为Xa和IIa。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直接Xa因子抑制剂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据。
“药物防治静脉血栓栓塞复发”曾跻身汤森路透年新兴前沿,而“新型口服抗凝药防治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则成为今年的Top10热点前沿之一。
“新型口服抗凝药防治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热点前沿主要集中在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杜沙班等新型口服抗凝药与标准药物华法林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的临床疗效(短期和长期)及安全性对比研究上。该前沿的11篇核心论文中的10篇论文记载了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杜沙班等NOACs的三期临床试验。其中9篇论文发表在《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上,另外一篇发表在《Circulation》上。
除了10篇临床试验的论文外,年荷兰莱顿大学的研究者对比较两类抗凝药物的研究做了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比较新型药物和华法林的效果和副作用。这些研究结果都表明,新型口服抗凝药对静脉血栓栓塞的短期和长期疗效均不亚于标准华法林治疗,且出血风险更低,可以为静脉血栓栓塞提供有效且安全的起始和维持治疗。新型口服抗凝药的优势在于其改善了有效性,提高了安全性,增加了简便性。劣势在于目前没有逆转药物以及价格较高。
注明:原文引自再生医学资讯频道
本期编辑:马帅北京协和医学院郭树彬首都医科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国科协中华医学会医学科普传播专家团团长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委会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媒体联盟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科普分会主任委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