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贞医院张维君肺血栓栓塞症抗凝及溶栓治
2017-1-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在上一篇中,张维君教授为我们讲解了关于肺血栓栓塞症抗凝及溶栓治疗的现状,接下来讲述该主题的第二部分。
溶栓治疗中药物主要包括有尿激酶(UK)、链激酶(SK)、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三种。
溶栓治疗的时机溶栓的主要目的不完全是保护肺组织,更主要是尽早溶解血栓、疏通血管,减轻血管内皮损伤,降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的发生危险。
2周以内的新鲜血栓栓塞,溶栓治疗应该越早越好,对2周以上的溶栓也有一定疗效。对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患者更应分秒必争。栓塞面积大于85%则会猝死。肺脏受双重血流供应(肺循环和支气管循环),还可直接通过肺泡供氧保护肺组织。
对于非高龄患者,没有溶栓禁忌症就是溶栓的适应症,因此,对于高度怀疑肺栓塞的患者应立即开始溶栓治疗。
年龄大于70岁的患者比年龄在50多岁的患者的溶栓危险性更高,高达4倍。高龄患者潜在的出血风险远远高于非高龄患者。对于风险大的患者,我们需要做好评估工作,正确选择溶栓治疗或抗凝治疗。
药物发展史理想抗凝药物的特点有口服方便、有良好的量效关系(疗效可预测)、治疗窗要宽、固定剂量、无需监测、不受食物、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常用的抗凝药物作用机制口服抗凝剂-华法林(基层一线药物)1.最常用,通过抑制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而发挥抗凝作用
2.通常不建议给予负荷剂量,起始剂量3mg
3.开始使用时应与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或磺达肝癸钠重叠应
4.随剂量不同大约口服2~7天后出现抗凝作用
5.用5天以上,当INR达到目标范围(2.0~3.0)并持续2天以上时,停用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或磺达肝癸钠
6.经肝脏代谢,肝功能异常、慢性肾功能不全时应调整华法林剂量
7.量效关系受遗传因素(细胞色素PC9、VKORCI、V因子)和环境因素(药物、饮食、各种疾病状态)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对患者进行宣教,当服用华法林药物时,应该尽可能保持食物、药物的相对稳定。
优点:
口服生物利用度90%;
吸收后60-90min后达到血药高峰;
半衰期约36-42h;
主要与白蛋白结合,结合率高(99%)。
缺点:
治疗窗窄,剂量不易控制,起效慢;
受食物、药物影响,药物相互作用多(肝药酶诱导剂和抑制剂等都能影响药效);
临床要求检测凝血酶原时间。
(未完待续)
北京治疗脸部白癜风的医院早期白癜风是否能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