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警惕潜在杀手深静脉血栓

2017-2-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五一小长假来临,又到了举家出游的好时节。然而,在幸福旅游的同时,要警惕潜在的健康杀手——深静脉血栓。专家提醒,交通工具空间受限,游客长时间乘坐,可能会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一旦引发肺动脉栓塞则会危及性命。

血栓脱落,流到哪儿堵到哪儿

医院血管外科黄小进主任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曾被称为“经济舱综合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连续长途飞行后,出现了左腿深静脉血栓。“人体的静脉分浅静脉和深静脉两个系统,平常我们能看到的‘青筋’就是浅静脉,而深静脉位置较深,肉眼是看不到的。深静脉血栓就是深静脉内的血液形成血凝块堵塞血管。”黄小进主任介绍。

血栓形成后,血液不能有效回流,造成远处血液淤积、肢体肿胀。不通则痛,肿胀的肢体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下地行走时更加明显。但深静脉血栓更可怕的是血栓脱落。血栓一旦脱落,就会沿血液循环最终进入肺动脉,造成肺动脉栓塞。肺动脉栓塞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急症,抢救成功率较低。

孕妇、血液黏稠者更易中招

造成血管内血栓形成的三大元凶是血液高凝、血液流速缓慢、血管内膜损伤。在长途旅行中,车厢或是机舱内容易缺氧,旅客又时常忘记饮水,这些因素都使得体内血液处于一种高凝状态。很多人一上车或飞机,就习惯于在座位上静坐或睡觉,使得血液流动减慢。以上因素相互作用,血液就容易形成血栓。

有调查显示,对普通人而言,在座位上坐3小时至4小时就可能发生肺栓塞。孕妇、口服避孕药者、血液黏度高的旅客,血液本身血液就处于高凝状态,更容易中招。

旅行中如何预防血栓形成

黄小进主任提醒,旅行中做到以下几点可以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旅行时衣着及鞋袜要宽松,这样有助于血液循环;座位下不要塞满行李,要让腿部有充足的活动空间;每隔一段时间要起来走一走,经常做腿部及全身活动;旅行时,不要抽烟,不要喝酒精饮料,烟和酒精都会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睡眠尽量保持舒适状态,不要两腿交叉,不要身体紧缩,以免挤压血液系统;多喝水,特别是飞机上空气干燥,水能使血液稀释,避免血栓形成;本身处于高凝状态的旅客,旅行前应向医生咨询是否适合旅行,或应采取什么特殊预防措施,如穿长弹力袜、口服抗凝药等。

长按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是那个
白癜风好了应该要注意什么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spm.com/ynyzz/53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