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下肢骨折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程度评
2017-3-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新鲜下肢骨折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程度评分量表初探
孙宁杨帆李宇能刘建龙刘亚波王满宜
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医院创伤骨科
初步尝试建立新鲜下肢骨折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程度评分量表,用于院内下肢骨折患者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程度的客观判断。
回顾性分析年1月至年12医院创伤骨科治疗的新鲜下肢骨折患者资料,依据排除标准剔除病例后共纳入分析例。这些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危险因素,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OR值赋分的方法产生新鲜下肢骨折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程度评分量表,检验组(例)对评分表进行验证。
纳入患者中男性例,女性例;平均年龄(50±18)岁,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可以预测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包括年龄、待术时间、受伤原因、受伤部位、心脑血管疾病史以及D-二聚体(D-Dimer)检测值。根据回归OR值得出的分值分别是:年龄≤35岁为1分,>35~<65岁为4分,≥65岁为6分;待术时间<8d为1分,≥8d为2分;受伤原因低能量为1分,高能量为3分;受伤部位中,足踝损伤为1分,小腿骨折为3分,膝关节周围骨折为5分,股骨中上段为7分,骨盆髋臼为4分,多发骨折为6分;无心脑血管疾病史为1分,有心脑血管疾病史为2分;D-Dimer<μg/L为1分,≥μg/L为3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9,临界点15.5分,总体数据临界点灵敏度为77.00%,特异度为68.17%。
新鲜下肢骨折术前血栓危险程度评分量表对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但是存在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