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鹏教授介入治疗栓塞材料变迁史及微球

2018-5-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编译:肿瘤资讯编辑部来源:肿瘤资讯

年1月19-20日,山西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年肿瘤介入研讨会于太原市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为山西省首届肿瘤介入研讨会,会议期医院介入治疗科于海鹏教授为介入同仁们详细介绍了栓塞材料的变迁、微球粒径的选择、微球栓塞终点的选择以及载药微球(DCBead)的应用价值。

于海鹏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医院介入治疗科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青年委员(第十三届)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肺癌综合治疗分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骨与软组织肿瘤微创治疗分会常委

天津市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常委、天津市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理事等

《中华介入放射学杂志》编委,《中华肿瘤防治杂志》、《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青年编委,《中国肿瘤临床杂志》、《OncologyandTranslationalMedicine》、《医学研究杂志》审稿专家,《放射学实践》英文审稿

栓塞材料的变化

于海鹏教授:栓塞材料是肿瘤介入治疗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经典的栓塞材料包括超液化碘油、明胶海绵,聚乙烯醇(PVA)颗粒等。随着材料学的发展,微球类栓塞剂的使用越来越多,微球类栓塞剂包括空白微球、载药微球、永久性栓塞微球及生物可降解性微球。相对其它疾病领域的栓塞治疗而言,肿瘤栓塞治疗进展很快。据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调查,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肿瘤介入治疗中心使用微球栓塞剂的比例已达75%以上。虽然微球类栓塞剂的使用经验已很丰富,但未来还有很多内容值得探讨,应引起肿瘤介入专家的







































北京中科医院假
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spm.com/ynyzz/77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