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居家人群要警惕下肢深静
2021-3-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擅长临床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52891.html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大家自觉待在家中,就是在做贡献,也是为自己的健康努力。但是若久卧在床、居家不活动的朋友,小心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大家爱在家里长时间不活动,长时间卧床、久坐、久蹲等情况都是血流速度缓慢的原因。有调查显示,每静坐1个小时,静脉血栓形成风险会增加10%,静坐90分钟,膝关节的血液循环降低50%。一些居家办公人士由于长时间的伏案工作和为了避免频繁去洗手间而减少喝水,造成人为的血液浓稠,更会加剧血栓发生的风险。如果大家看手机、看电视,上网时间过长,起来活动后突然胸闷、气促、呼吸困难,有可能就是静脉血栓导致的肺栓塞。值得注意的是,血栓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现在疫情期间很多年轻人连续熬夜后发生猝死,其中罪魁祸首很可能就是深静脉血栓脱落导致的肺栓塞。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害
下肢深静脉血栓在久卧、久坐时形成,起来活动时可能发生脱落随着血流进入心脏,在心脏的泵动之下,这些血栓会来到肺动脉,导致肺动脉栓塞。肺动脉栓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出现胸痛、气促、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在数十分钟内死亡。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表现
如果腿部出现了疼痛或者压痛,经常是从小腿开始;久坐、久卧后下肢出现肿胀,包括踝关节和足部,两腿的粗细不一样,相差较大;皮肤多呈紫红色、皮温升高等症状,就要考虑可能是下肢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表现。尤其是发生血栓脱落后可导致出现呼吸困难、憋喘、胸痛、咳血,意识模糊甚至死亡,则可能是发生了更凶险的肺栓塞。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
1、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应达到-ml,避免血液黏稠。
2、要多吃新鲜果蔬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肉类和油脂的摄入。如果饮食太过油腻,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吃得过多,不仅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也会增加静脉血栓的风险。
3、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戒烟,久站,避免久坐或卧床时间过久。应定时起身活动,避免长时间对血管的压迫,促进下肢静脉回流。
4、经常运动脚部,运动能让小腿血液循环加速。做踝关节屈伸、旋转、内外翻运动。按摩小腿肌肉,促进血液循环。每小时要做3分钟至5分钟的足踝部运动,包括脚尖、脚趾、踝关节及膝关节运动,促进血液回流。如果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不动,容易导致下肢血液回流不畅,形成血栓风险大大增加。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后的就诊
如果腿部出现了疼痛或者压痛,经常是从小腿开始;外伤或久坐久卧后下肢肿胀,就要考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是目前最常见的肺栓塞“前奏”,及时发现它的症状,可以帮助我们及早送医诊治,拯救生命。
医院前,建议在家中自行监测体温,来医院途中务必规范佩戴医用口罩,到医院后,在门诊预检分诊处测体温,医院做好相关预检工作。
文/刘顺顺
编辑:胡珺
审核:孔娟娟终审:王友俊
医院
医院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