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月小婴儿咳嗽气促,不是ldquo
2021-4-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可以吃什么 http://m.39.net/pf/a_6995342.html
2个月大的嘉嘉(化名)因为咳嗽气促,妈妈带她来到我院儿科住院治疗。张旭副主任医师查房中体检发现嘉嘉的心音低钝,而且心率很快,平静时心率达次/分,这个年龄段的婴儿正常心率应为-次/分。通过分析孩子的病史结合体检,在排除了呼吸道感染等其他可能引起咳嗽气促的常见病因后,张旭副主任医师怀疑嘉嘉很有可能是心脏出现了问题。结果,经心脏彩超检查发现,嘉嘉心脏的左心增大,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
张旭副主任医师立即根据嘉嘉的病情制定治疗方案,予以强心、利尿、扩血管,营养心肌等治疗。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嘉嘉咳嗽气促症状消失,各项化验指标明显好转,心脏较前缩小,终于可以出院继续巩固治疗了。不过嘉嘉的心衰虽然得到了控制,但仍然存在再次发生难治性心衰或致命性心律失常等风险。出院时医生特意嘱咐嘉嘉父母要按时服药,定期就诊。
01
什么是扩张型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是因原发性心肌疾病导致的一侧或双侧心腔扩大,继以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原因不明心肌病,约占整个心肌病的70%-80%,临床表现为顽固性心力衰竭、左室收缩功能下降、心律失常、血栓栓塞和猝死。扩张型心肌病年发病率约为0.57/10万,近年有上升趋势。确诊时患儿的平均年龄为1.5岁,约41%-50%的患者确诊时年龄不足1岁,初诊时6~12岁年龄组最少,约为14%。约70%~90%的患儿在确诊时以心力衰竭以主要表现。扩张型心肌病发病机制尚未充分阐明,表现为扩张型心肌病的患儿中,仅有30%-40%可明确诊断病因,其中最常见的病因是心肌炎和神经肌肉疾病,其他原因包括家族性心肌病、遗传代谢性疾病和先天性畸形等。
02
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特征
1、临床表现:
扩张型心肌病多数起病隐匿,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随病情进展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但也有以急性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起病。小婴儿常常表现为喂养困难、体重不增、多汗或者气促。年长儿主要表现为乏力、纳差、胸闷、运动不耐受、水肿,少尿、呼吸困难,最初是劳累后呼吸困难,后来在安静休息时也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端坐呼吸。少数患儿还可因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或者严重的过缓性心律失常出现猝死。
2、临床体征:
患儿常常面色苍白,呼吸和心率增快,脉搏细弱,血压正常或者偏低,四肢末端易发凉。心前区膨隆,心尖冲动向左下移位,心界向左下扩大,第一心音减弱,常有奔马律。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反流性杂音。体循环淤血可出现颈静脉怒张,肝大和下肢颜面水肿,肺循环淤血可出现肺底细湿罗音。
3、辅助检查:
X线检查:心脏扩大,心胸比例增加,以左心室扩大为主或普遍性扩大。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最常见,异位心律和传导阻滞也常见。
心脏彩超:对诊断意义较大,表现为各心腔均增大,以左心房左心室扩大最为明显。
03
如何治疗扩张型心肌病?
1、一般治疗:预防呼吸道感染、休息、减少心脏负担、水肿者适当限制钠盐。
2、心衰治疗:强心(地高辛)、利尿、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ACEI制剂(卡托普利或依那普利);急性心力衰竭或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时应用米力农、多巴酚丁胺等。
3、栓塞的防治:可口服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
4、改善心肌代谢:可应用辅酶Q10、二磷酸果糖和磷酸肌酶等。
5、外科治疗:心脏移植是晚期内科治疗无效的难治性重症扩张性心肌病的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专家简介
张旭,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儿科学硕士,硕士生导师。浙江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风湿免疫学组委员,嘉兴市卫生系统第一批“人才”青年重点科技人才”,“人才”儿科学后备学科带头人。曾在浙江大医院心血管科进修,主要从事儿科各个系统疾病的诊治,擅长小儿危重症、心肌炎、心肌病、各类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主持浙江省卫健委和嘉兴市科技局项目2项,参与多项省级课题,发表中华级和一级杂志论文7篇。
专家门诊时间:周五上午、周日下午
更多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