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度危重症管理工作小组护理查房一

2021-9-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年3月9日下午16时,危重症管理工作小组护理查房在门诊楼八楼2号会议室如期举行。护理部主任、副主任、科护士长、重症体系、相关科室护士长及护理骨干70余人参加了查房。此次查房邀请到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中心杨晓红主任、重症医学科肖东主任、麻醉科ECMO团队成员闫磊副主任医师。会议由护理部副主任张秀敏主持。

本次查房对象为一例成功抢救的多发性子宫肌瘤经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24小时内急发肺栓塞的患者,该患者起病急骤,病情进展极为迅速。妇科当机立断,立即在病房就地抢救,医院MDT团队。麻醉科紧急给予床旁气管插管,并迅速联系并转运至重症医学科。随后我院立即展开多学科联合诊疗(MDT),应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高精尖技术联合治疗,并组建了ECMO护理团队,为该患者的成功救治提供了重要保障。ECMO的启动意味着开始一场艰辛的团队战,在医务部及护理部的统筹安排下,麻醉科、血管外科、重症医学科及输血科等科室并肩作战,勠力同心。护理人员在做好重症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密切观察ECMO管路运行状态,并实时监测患者各系统功能,从而维持其各项指标处于安全范围。

此次查房采用了PPT演示和多学科协作的查房模式。妇科责任护士贾沛沛就该患者在病区围手术期及病情演变抢救过程进行了介绍。重症医学科护理带班组长朱文以时间轴的形式将该患者的整个救治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责任护士任黎妍从该患者出血与抗凝、镇静镇痛、ECMO期间呼吸道管理、ECMO与呼吸机协调、循环管理、管路护理、康复治疗等方面运用护理程序从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实施及效果评价进行一一讲述。主管医生蒋龙向大家分享了自身对该患者治疗的实践经验及心得体会,他说,做好ECMO系统日常维护的同时,还要“盯牢”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的变化,需要专业的团队和娴熟的技术配合,制定ECMO护理checklist,24小时分秒不间断地动态监测ECMO抗凝效果,血流量,膜功能以及患者生命体征等,实施目标化管理,一人一策,实时动态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预期目标。

在ECMO运行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出血、栓塞、感染等并发症,任何一项并发症都可能致命,随着ECMO运行时间延长,并发症发生与日俱增。在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事无巨细,采取目标导向管理,默契配合,规范操作流程,多项集束化管理措施联合出手,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肺功能,及时撤机,使患者成功脱离危险。

在专家点评环节,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中心的杨晓红表示,该患者的成功救治得益于重症医学科ECMO团队的精准化管理及监测;同时指出对于肺栓塞的救治,预防大于治疗,对护理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症医学科肖东主任就ECMO在我院应用的“前世今生”进行了梳理,ECMO技术在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据国内最新报道,ECMO上机时间最短为6min,我科此患者用时20min,还有差距,亟待提高。ECMO技术是重症专业的全家福,它集多种重症问题于一身,这对于重症人是一种挑战。随后麻醉科ECMO团队小组成员闫磊副主任医师就ECMO在年新冠肺炎救治过程中的管理经验与大家共同分享,指出需要ECMO支持患者管理难度大,操作要求高,希望我院ECMO医院MDT紧密配合,对病人进行整体情况评估、精细化管理,提高团队战斗力,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救治率。妇科护士长克热曼?牙库甫就对静脉血栓的预警评估进行了经验分享,术前风险评估,不能仅仅靠影像学报告和生化指标来进行,还应该根据专科特点,疾病特点综合考虑;对于重点高危人群,要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年龄以及是否合并其他危险因素来评估静脉血栓的危险性,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

护理部主任李萍对本次查房进行了总结与评价,她感谢莅临现场指导的各位专家,肯定了多学科联合业务查房的适用性,促进了学科间的交流合作。同时也提出了几点建议:在ECMO患者监护过程中总结经验,针对不同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在工作中注重临床思维培养,积极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解决临床问题,提升专科护理能力,医护共同协作,促进患者康复;并为危重症工作小组指明了方向,建议成立ECMO技术人才储备库,进行常态化培训,制定评价标准,形成标准化流程,为将来广泛开展ECMO技术奠定坚实的基础。

查房临近尾声,护理部副主任张秀敏表示ECMO是一种生命支持技术,能够为抢救和治疗急危重病患者赢得宝贵的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年疫情期间,ECMO在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中显示出很大的优势,是重症患者的最后一道防线。通过此次护理查房,提高了我院护理团队对ECMO的理解和认识,医院ECMO团队建设与人员管理,积累了经验。

ECMO是重症医学领域最复杂、最尖端、最前沿的医疗技术。此例患者的成功救治,是我院多学科联合救治危重患者的又一典范,MDT与ECMO高端技术的联合,为危重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标志着我院对危重患者的多学科联合救治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知识链接:ECMO——ICU里的终极武器

横亘在生与死之间的界线,正逐渐被医学技术重新定义,ECMO便是一例。过去,一些被判为近乎绝症的疾病,如爆发性病毒性心肌炎,如今如果碰上经验丰富的ECMO团队,存活几率很大;过去,心脏停止跳动,心肺复苏达到一定时长,便被宣告死亡,如今,这却是ECMO上场争夺生命的时机,当心电图已经呈一条直线时还能力挽狂澜的情况时有发生。

在ICU,各种器官支持设备层层托住一个或多个器官衰竭的病人。ECMO,则被称为生命支持的终极手段,危重症救治的最后勇士,多项荣誉加身,且医院、一个地区救治危重病人能力的最高水平。

ECMO(体外膜肺氧合),在台湾等地区也被音译为叶克膜。适用于心肺功能出现问题的危急重症患者,如急性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心脏骤停等情况。它的工作原理不难理解:将静脉血引出体外,让血液结合氧气之后,再泵回体内。根据血液回输路径不同,ECMO分为VV(静脉到静脉)和VA(静脉到动脉)两种模式:前者辅助呼吸,而后者将血液氧合以后泵回动脉,绕过心脏和肺脏,这就使得这两个器官,尤其是心脏无法正常工作的时候,ECMO可以辅助呼吸与血液循环,因此ECMO也被称为生命支持技术。

文/重症医学科王彩虹李洁

图/重症医学科王彩虹

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spm.com/ynywh/114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