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来自70岁奶奶的感谢信,上海这家医院

2024/2/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一封感谢信!

“快去看看,咱们又多了一条评论!”2月22日一早,马黎明一头雾水地打开了手机。当看到这条评论,他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主管的患者王奶奶的爱人,在网上写了一封送给盈康一生医院7病区的感谢信。

抓住希望,诠释精准治愈

王奶奶刚转院到永慈时的情况并不好,她身上插着鼻饲管和导尿管,意味着她目前无法正常饮食和排尿。根据CT、彩超、血常规、生化、MMSE等各项检查数据来看,王奶奶还有骨折、贫血、认知水平低等问题。

“7病区最拿手的就是神经内科,我治愈过很多比王奶奶更严重的病患。”在马黎明看来,王奶奶入院时虽然认知水平低,但神志清醒,只要治疗得当是有康复概率的。

主任医师、7病区科室主任任中秀针对王奶奶的病情,制定了一系列的康复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方案执行人、王奶奶的主管医生马黎明又将方案的执行过程分为了轻、重、缓、急几个阶段,让治疗方案愈加精准高效。

王奶奶的所有问题中,最危险的就是血栓。转院前,王奶奶经历了连续9天的昏迷,以及ICU监护里10多天的抢救,长期卧床有可能使骨折处形成血栓,稍不注意就可能导致血栓脱落,造成脑栓塞、肺栓塞、心肌梗死等风险,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如何拆除血栓脱落的“炸弹”,又不妨碍其他问题的治疗?

“70岁的王奶奶属于高龄患者,无论是用药还是复健都需要格外斟酌。”马黎明认真研究了王奶奶的病例和检查结果,经过与家属的充分沟通,决定让康复师辅助王奶奶充分活动下肢肌肉,挤压静脉以促进血液回流,预防血栓形成。

点点滴滴,唤回记忆如新

解决了最危急的血栓难题后,帮助王奶奶恢复记忆和认知能力,是马黎明要面对的又一难关。他决定用营养神经等药物和高压氧进行治疗,同时联合中医针灸、康复治疗“多管齐下”。

聊天,是马黎明的治疗方式之一,马黎明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对王奶奶进行“话疗”。“聊天不仅仅是观察患者是否神志清醒,同时也能引导患者去思考、去回忆,帮她尽快恢复记忆。”马黎明说。

“奶奶您今天感觉怎么样?”

“还记得今天是几号吗?”

“86-7等于几啊?”

……

马黎明说,自己准备的问题并不固定,会根据王奶奶的回答情况随时调整难度。“刚开始王奶奶都答不上来,而且每次看见我,都会问我的名字。但是慢慢地,她能认出我是主管她的马医生了。”

2月中旬的一天,马黎明和往常一样站在王奶奶床前,开始当天的查房工作。令他惊喜的是,王奶奶成功回答上了自己的问题,这意味着王奶奶的记忆和认知水平开始恢复了!经过评估,王奶奶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从入院时的16分,恢复到了26分。

在接下来的治疗中,好消息不断传出。入院治疗二十天后,王奶奶逐步恢复了长、短期记忆;入院一个月后,王奶奶取下了左腿的石膏夹板,在搀扶下可以短距离行走了;转院前,开刀医生判断的双眼偏盲和双侧偏瘫也没有出现。

写下感谢信的前一天,恰逢王奶奶的70岁生日,医院食堂为王奶奶夫妇送去了长寿面,小小的温暖举动让这对老夫妻感动得热泪盈眶,继而落笔成书。

半个多月后的今天,王奶奶成功康复出院了。回首王奶奶的治疗过程,感谢信中所喻的“康复奇迹”,得益于7病区的点滴努力,更源于这群医者践行“医患合一”、励精治愈患者的决心与仁心。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spm.com/ynywh/132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