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三晋血栓论坛丨易群新版中国肺血栓

2020-3-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肺血栓栓塞症(PTE)由于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误诊率以及较高的漏诊率成为被忽略的最大的医疗纠纷隐患之一。为了规范化PTE的诊疗和预防,年,《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颁布,经过十多年临床的研究及改进,年《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以下简称新版指南)正式发布。年3月23日在山西召开的第四届三晋血栓论坛上,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易群教授就新版中国《肺血栓栓塞症诊治和预防指南》的更新部分作了精彩的解读。

新版指南纳入文献的更新

新版指南纳入了29部相关性比较高的指南,包括15部英文指南、14部中文指南,采用AGREEII对纳入指南独立进行评价,根据每部指南各领域的具体得分情况决定是否推荐使用。其中14部指南被推荐使用,8部被推荐修订后使用,7部不推荐使用,由此可以看出新指南的内容是建立在国际、国内最广泛的指南的基础上产生的,其科学性是更加可靠的。

新版指南的从方法学上更加尊重国人的固有习惯和思维方式,将内容分为概述、诊断、治疗、预防,并在每个篇章都增加了基础知识和推荐意见,初学的医师也能轻松了解。并且,新版指南遵循国际指南的标准,循证格式为证据等级、推荐级别。

新版指南诊断策略的更新

新版指南PTE的诊断思路更加符合国内医师临床思维方式,诊断策略共分为4个方面,分别为疑诊、确诊、求因以及危险分层。

针对疑诊部分,其临床判断为基于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的综合评估而初步判断,可借助Wells评分和Geneva评分。

经典的PTE确诊检查为肺动脉造影、CTPA、V/Q以及MRPA等,但是确诊检查如何选择以及如何规范化的确诊流程,在新版指南中作了解答。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为疑诊高危,推荐具备行CTPA条件的进行做此项检查以确认,作不具备的患者建议尽快做超声心动图。若该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则为疑诊非高危患者,需根据临床经验决策/临床可能性进行评估,并将患者分为低度可能和高度可能,其中低度可能建议行D-二聚体检测,若为阳性进行CTPA检查,高度可能则直接进行CTPA检查。

新版的指南中强调了求因在临床处理中的价值。对于急性PTE患者,推荐积极寻找发病危险因素,尤其是部分可逆危险因素,包括手术、创伤、骨折以及急性内科疾病等。对于不存在可逆诱发因素的患者,应注意探寻潜在疾病,如恶性肿瘤、抗磷脂综合征、炎性肠病、肾病综合征等。对于年龄较轻或家族性PTE,且没有确切获得性危险因素的急性PTE患者,建议进行易栓症筛查。

危险分层可帮助医师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其中对于高危患者推荐早期溶栓治疗;对于中危患者推荐抗凝为主,加强监护,必要时行溶栓;针对低危患者推荐抗凝为主,门诊治疗或缩短住院时间。新版指南危险分层的方案为若患者存在休克或低血压则为高危;若右心室功能不全和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两项均为阳性则为中-高危,若仅一项为阳性则为中-低危,若均为阴性,则为低危。基于危险分层,新版指南也给出了相应的临床处理策略。

针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PTE疑诊患者,建议行肢体CUS,如发现DVT的证据,则VTE诊断成立,并可启动治疗。

新版指南治疗方面的更新

根据基于国人的肺栓塞溶栓随机对照研究,新版指南推荐半量溶栓方案,即急性PTE应用溶栓药物,建议rt-PA为50mg,尿激酶为2万U/kg或重组链激酶万U/kg,2h持续静脉滴注。对于常见抗凝药物的给药方案,新版指南推荐序贯式方案,及序贯式服用低分子肝素(至少5天)和达比加群酯/依度沙班。

新版指南对于急性期抗凝治疗的推荐意见:

临床高度可疑急性PTE:在等待诊断结果过程中,建议开始应用胃肠外抗凝治疗(UFH、LMWH、磺达肝癸钠)(2C)。

一旦确诊急性PTE,如没有抗凝禁忌症:推荐尽早启动抗凝治疗(1C)。

急性PTE:(1)初始抗凝推荐选用LMWH、UFH、磺达肝癸钠、负荷剂量的利伐沙班或阿哌沙班(2B);(2)若选择华法林长期抗凝,推荐在应用胃肠外抗凝药物24h内重叠华法林,调节INR目标值为2.0~3.0,达标后停用胃肠外抗凝(1B);(3)若选用利伐沙班或阿哌沙班,在使用初期需给予负荷剂量;若选择达比加群或依度沙班,应先给予胃肠外抗凝药物至少5天。

新版指南提出了延展性抗凝取决于VTE复发风险和出血风险,若患者有明确可逆性危险因素且危险已去除则推荐3个月标准疗程,若危险因素持续存在则推荐延长抗凝;若为特发性VTE且较低出血风险则延长抗凝(终生),若存在较高出血风险则3月后进行动态评估;对于活动期恶性肿瘤则需延展性治疗,延长时间则取决于出血风险。对于复发性PTE或DVT建议积极寻找复发原因,包括患者内在因素和治疗相关因素,在确诊后建议调整抗凝方式,若之前为口服抗凝药物建议暂时转换为LMWH治疗;若之前为接受LMWH抗凝,则建议增加LMWH剂量。

新版指南还对特殊临床情况下PTE(包括妊娠、恶性肿瘤、右心血栓、血小板减少等)的处理做了详细的建议。

新版指南预防方面的更新

新版指南强调风险评估和预防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包括预防至关重要、VTE风险评估和出血风险评估、VTE预防措施以及外科手术和内科住院患者的VTE预防。我们国家也在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能力建设项目。

总结(新版指南的更新要点)

1、遵循国际指南的标准(循证格式):证据等级、推荐级别。

2、符合中国医师的诊断流程:疑诊、确诊、求因、危险分层。

3、重视DVT的诊断价值:特定患者确诊DVT后可按照PTE处理。

4、强调求因在PTE诊治中的价值:重视易栓症等危险因素。

5、增加了直接口服抗凝药物(DOACs)的循证医学证据。

6、强调半量溶栓方案(rt-PA,50mg)价值:国人循证医学证据。

7、系统阐述特殊情况PTE的诊治:妊娠、围手术期、肿瘤等。

8、强调预防的重要性,尤其同时有血栓与出血风险的情况。

                







































白驳风
白癜风有什么办法治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spm.com/ynywh/90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