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可降低静脉血栓栓塞风险,最新研究来了
2020-1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白癜风的治疗医院 http://pf.39.net/bdfyy/
在无抗凝时期,他汀带来的血栓栓塞风险降低更为显著。
年发表在Lancet上的一篇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认为,他汀可帮助预防静脉血栓栓塞(VTE)[1],他汀使用者首次发生VTE风险可降低15%-25%,这一获益可能与他汀降低服药者体内炎症反应水平相关。
对于已经出现过VTE的人群,纳入了8个观察性研究的汇总分析认为,他汀可以减少27%的再发VTE几率,但这一结论并未因受试者是否服用抗凝药物做出分层[2],且尚无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对已经出现过VTE的群体进行观察随访。
近日刊登在NatureScientificReports的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填补了他汀治疗与再发VTE(rVTE)风险关系研究空白,并根据受试者是否处于抗凝治疗时期进行分层,额外采用倾向评分加权法以减少指征混淆的风险。
图:研究流程
图:基线时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
研究纳入了例急性VTE患者,基线时受试者平均年龄75岁,女性占47%,中位随访时间2.5年。所有受试者中他汀使用者有人,随访过程中有21例出现了rVTE;相比之下,未使用他汀者有人,随访过程中有99人出现了rVTE。
发生rVTE比例在他汀使用者和非他汀使用者中分别占8.7%和13.4%,调整后的总危险比为0.72(95%CI0.44-1.19,p=0.20),分层后发现这种相关性仅在非抗凝期显著,加权倾向性评分后风险进一步下降(aSHR0.20,95%CI0.08-0.49,p<0.)。
在本项研究中研究者也随访了两组人群的体液炎症指标变化情况[如纤维蛋白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uCPR)],但发现他汀类药物带来的rVTE风险降低并不能通过炎症指标变化解释。
尽管他汀在非抗凝治疗期所带来的rVTE风险降低的内在机制尚无从得知,但风险确实降低的临床现象已经获得了RCT的验证,这一发现对于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启示作用,同时也需要更多基础研究结果的支撑让结论更加坚实。
TIME互动时间Q:本研究结果认为他汀治疗可以降低rVTE风险,此结果尚属他汀令人惊喜的附加作用。在临床工作中,由于他汀出色的调节脂质代谢的能力被多指南证实了其在调脂治疗中的基石地位,但一些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会让患者依从性变差甚至导致治疗中断。您认为如何使用他汀,使用哪种/哪几种他汀会最大限度的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更适合中国人群?
水溶性,相互作用小,中等剂量普伐他汀更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他汀是调脂治疗的基石,药物启用前必须考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以及是否发生过心血管事件,并制定LDL-C降低目标。
由于中外人种差异,大剂量他汀并不适合国人体质,对于中国人来说,中等剂量的他汀已足够。
尽管他汀类药物已经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其尚存在一些问题,如:多数他汀通过肝脏的P酶进行代谢,这一途径与大部分药物的代谢途径相同,因此发生药物相互作用不可避免;脂溶性他汀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肌痛的副反应等等。
因此在选择药物时应尽量选择水溶性和不经P酶代谢的他汀类药物。普伐他汀兼具这两大优势,在临床应用中有着较为显著的应用价值。
普伐他汀更适合糖尿病人群,临床应个性化用药石医院阳湖院区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代谢方式有关:他汀主要在肝脏内通过细胞色素P代谢,这种酶负责绝大多数药物和酒精的代谢。如果患者同时服用其他许多经过P药物(如奥美拉唑等),就有可能影响他汀代谢,导致浓度蓄积并增加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普伐他汀中等强度他汀适合中国人群,而且是目前唯一水溶性他汀不经过肝脏P代谢,药物相互作用少也更安全,可以给中国血脂异常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另外,发表在年柳叶刀杂志上的一项包含近十万人的大型临床研究表明,长期服用瑞舒伐他汀出现血糖代谢异常的增加幅度最多(26%),而其次是阿托伐他汀(14%)和辛伐他汀(11%),而普伐他汀和洛伐他汀与未服他汀的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发病率没有明显差异。所以普伐他汀也是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优选他汀。
药物相互作用少,更适合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近年来在中国人群中做的一些试验结论显示,使用高强度他汀治疗并不能带来心血管获益。目前各国权威指南均提出推荐,针对亚裔和中国患者的特点,推荐使用中等强度他汀进行降脂治疗。
在中等强度他汀药物中,因普伐他汀是目前唯一的天然水溶性他汀,在肝脏有高选择性,不易进入肌肉神经等非肝细胞,产生的副作用几率很低。
而且普伐他汀不经过CYP酶代谢,对于合用多种药物的患者来说,发生与其它药物相互作用比例极低,应用较为安全,更加适合共患病较多的老年患者。综上,中等剂量的普伐他汀更适合中国人群。
参考文献:[1]KunutsorSK,SeiduS,KhuntiK.Statinsandprimarypreventionofvenousthromboembolism: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J].TheLancetHaematology,,4(2):e83-e93.
TheLancet.Haematology4,e83–e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