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永生护士长肺癌的并发症静脉血栓塞防治只
2021-1-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惊喜生活网 http://charu.com.cn/fengshang/sscl/20201209/643.html
Q
医悦汇:静脉血栓栓塞(VTE)是恶性肿瘤患者严重并发症之一,请您谈一谈肺癌患者发生VTE的风险因素和临床特点。
沙永生护士长:德国病理学家在年提出了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主要因素,血液流速缓慢,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高凝状态,与非肿瘤患者相比,肿瘤患者VTE发生风险增加。肿瘤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肿瘤相关的治疗,如手术创伤不可避免的引起血管损伤,术后制动、活动差等导致血流缓慢。放化疗可以诱导血小板等凝血物质的释放增多,以及抗凝物质,如纤维蛋白,蛋白C等释放减少,肿瘤细胞死亡后也可以释放促凝物质,进一步增加血液的粘稠度。患者自身的因素,如合并有呼吸系统合并症、肥胖、高龄、吸烟、糖尿病、下肢静脉曲张等,都可以增加VTE的风险。血栓形成可能在恶性肿瘤确诊前数月或数年即出现,也可能发生在治疗或住院期间。血栓多发生于下肢,80%以上的患者没有症状,血栓一旦脱落,可能随血液流动导致肺栓塞。Q
医悦汇:请您谈一谈建立VTE防治体系的重要性,VTE防治体系的建立能够为临床解决哪些问题?
沙永生护士长:资料表明,在外科围手术期的患者中,若无预防措施,DVT在术后的发生率为10%-40%,在骨科大手术病人中发生率甚至高达40%-60%,而肿瘤患者与非肿瘤患者相比,VTE发生风险增加4-7倍,同时VTE已成为肿瘤患者第二位死亡原因,占总死亡率的9%。值得一提的是,VTE的发生可以通过早期识别、早期预防和规范化的治疗,降低其发生率,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使DVT的发生风险降低50%-60%,可使PTE(肺栓塞)的相对风险降低近2/3。VTE发病率、病死率和漏诊率高,但缺少规范化的防治,已构成医生执业中的重大风险。VTE防治已被国内外卫医院临床质控措施。VTE是一种可被预防和治疗的潜在致死性疾病,因此在院内建立积极有效的VTE防治体系对防范医生执业风险、医院临床质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VTE防治体系的建设,可以进一步规范化普及VTE防治知识,建立系统、完善的临床管理体系,提高全院医护人员对VTE的防治意识及能力,更好地预防院内VTE的发生,提高患者诊疗服务满意度。Q
医悦汇:医院内VTE防治体系方面,医院开展了哪些工作,能否分享一些经验?
沙永生护士长:我院自年7月开始组建了院内医护一体化的VTE防治体系:集教育培训、科学评估、措施落实、效果反馈、质量改进于一体,由临床、超声、影像、介入、护理等多学科支持的防治体系。首先建立了以主管院长为负责人的VTE防治小组,负责院内VTE防治计划制定、项目改进与推行。对院内现状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选择8个高危科室进行试点。开展VTE项目培训及信息化建设。确定VTE风险评估表,制定VTE防治技术路线、诊疗流程、标准操作流程、防治措施以及评价标准。每季度召开项目总结评估会,运用PDCA循环持续质量改进,定期或根据需要对VTE预防与管理方案的实施进行督导,评估实施效果。我们肺部肿瘤科就是第一批试点科室之一。医院的各项要求及科室疾病的特点,建立本科室的VTE防治体系。首先建立以科主任为负责人的VTE领导小组,制定科室VTE防治的管理制度,标准流程、防治措施及评价标准。病人入院首先由护士对病人进行VTE风险筛查,对于极低危和低危病人实施基础预防,对于中、高危病人通知主管医生一起对病人进行出血风险评估,对于出血风险低危采用基础预防十机械预防十药物预防的联合预防措施;对于出血风险高危的采用基础预防十机械预防,并定期对病人进行出血风险评估。VTE防治医院管理、医疗质量管理与医疗安全管理的高度。VTE防治不是单一学科和专业的问题,需要全院多部门参与。推动观念的改变是预防VTE的关键,加强人员培训是推动VTE的基础,准确评估,制定个体化的预防措施并做到有效落实,提高患者对VTE预防措施的依从性,是VTE防治效果的保障。VTE防治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我们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专家简介
沙永生副主任护师
医院胸科区域科护士长、肺部肿瘤科护士长、天津护理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护理学会呼吸委员会专家库成员等。阅读推荐:
医护一体温柔守护
年天津市肺癌诊治中心学术会议护理分会场成功举办!
对·话
恩沙替尼在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
经验分享
NOSES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中纱布使用技巧和经验
对·话
大数据与真实世界研究将助力肺癌术后辅助靶向治疗的精准化
于金明院士:肺癌精准放疗与免疫治疗的现状与未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