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健康教育含踝泵
2021-4-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pf.39.net/bdfyy/bdfal/
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健康教育
(含踝泵运动、深呼吸及有效咳嗽)
下肢深静脉血栓就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
如果把遍布人体全身纵横交错的血管看做一条条河流,那么血栓就是影响这条河流动的障碍物。它们能够像塞子一样堵塞身体各部位血管的通道,使相关脏器血液供应减少或中断,造成人出现各种急性症状甚至突然死亡。
正常情况下这些障碍物并不存在,它们的出现与我们身体的凝血与抗凝血功能有关。
凝血功能对维持正常人体机能起着重要作用。比如,平时身体出现了伤口,血管中具有凝血功能的血小板会迅速聚集,在局部形成血栓形式的血块,以保护伤口。待血管壁修复完好,血液不再外流,形成血栓的这些血块就会慢慢降解并消失,这就是抗凝功能。
但事情总有例外。比如凝血因子病变或一些其他原因导致血块形成和降解过程出现问题,就会导致高凝状态——血管伤口愈合了,但血块却没有随之消失,这就形成血栓异常或过量血栓阻塞血管。
其发病原因有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壁损伤、血流缓慢。血液比较粘稠容易发生血栓,这个好理解吧。血管壁损伤,血管的内膜不光滑了,也就容易发生血栓。
深静脉血栓常见于卧床患者,尤其是骨科大手术后更易发生。发生了下肢深静脉血栓一般无临床症状,仅有部分患者有肢体肿胀、疼痛。得了血栓后有三种后果:溶解、机化、脱落。溶解就是血栓又被溶解掉了,机化就是和血管壁长成了一体。最怕的就是脱落,如果脱落的是小栓子,肺功能良好,可能就没什么症状;如果肺本身就有淤血,可能就会出现低氧血症等;如果脱落的血栓较大,脱落后会随着血液的流动到达心脏,最后会堵住肺动脉入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脏。发生致死性的肺栓塞。病人就会突然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导致死亡。因为当病人突然改变体位或用力时,血栓就容易脱落。
针对发生的三大原因,我们在临床上有三大预防措施:基本预防、物理预防、药物预防。应用抗凝药物,就是给您每天打的肚皮针或口服药物,这就是药物预防。物理预防,可以应用气压泵、穿弹力袜。促进静脉的回流。另外还有基础预防,总结一下就是:一喝二抬三运动,戒烟通便多沟通。
一喝:根据病情适当多饮水,稀释血液,避免血液浓缩,解决血液高凝状态。成人每天约ml,买带刻度的水杯,自己每天统计喝水量。或者是观察自己的尿色,没有颜色,说明入量还可以了。
二抬:①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cm,促进静脉回流。②抬臀练习,两肘和健侧脚后跟支撑,使臀部离开床面,每小时至少一次。
三运动:①踝泵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第一个屈伸动作:病人平躺或坐在床上,下肢伸展,大腿放松,将脚尖缓缓内勾,尽力使脚尖朝向自己,至最大限度时保持5-10秒,然后脚尖绷直下压,至最大限度时保持5-10秒,然后放松。第二个环绕动作:病人平躺或坐在床上,下肢伸展,大腿放松,以踝关节为中心,脚趾作度环绕,尽力保持动作幅度最大。每小时做20-50下,每天做3-4次。②深呼吸及咳嗽运动,患者尽可能采取坐位,先进行深而慢的呼吸5~6次,其后深呼吸至膈肌完全下降,屏气3~5秒,继而缩唇,缓慢地通过口腔将肺内的气体呼出,再深吸一口气后屏气3~5秒,身体前倾,从胸腔进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同时收缩腹肌,或用手按压上腹部,帮助痰液咳出。经常变换体位,病情允许采取半卧位,有利于痰液的咳出。对胸痛不敢咳嗽的患者,应避免应咳嗽加重疼痛。如胸部有伤口可用双手或枕头轻压伤口两侧,可避免咳嗽对胸廓扩展牵拉伤口引起疼痛。每日2-3次,每次2-3组。③患侧肢体主动、被动运动,如活动受限,家属给予被动运动,促进静脉回流。(每个动作坚持5秒,每小时10-20次。)
戒烟:尼古丁刺激血管收缩,影响静脉回流。
通便:避免由于排便困难引起腹压增高,影响静脉回流。
多沟通:感觉下肢皮肤颜色改变、肿胀、疼痛等,或出现不明原因的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请及时告诉医护人员。
出院指导:
1、应严格掌握用药剂量,按医嘱服药。
2、服药期间,注意有无出血症状,如有及时就诊。
3、避免长久站立及体力活动,卧床时仍需抬高患肢。
肛肠小儿外科医护人员祝您早日康复!
科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