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肠外营养,请别再单瓶输了

2021-9-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北京皮炎哪家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qsnbdf/150717/4658077.html

场景回顾

住院医师值班,护士报告说:12床恶心。住院医师过去查房,患者输着一瓶氨基酸,刚才没输液的时候还挺好的,搞不清楚为啥恶心。皱着眉头回到办公室。刚坐下,护士报告说:8床发烧。住院医师再去病房查看,患者输着一瓶脂肪乳,刚才没输液的时候还好好的,搞不清楚为啥发烧。刚刚坐下,护士报告说:4床低血糖。住院医师又过去仔细地查看,发现患者禁食,静脉输着一瓶ml5%的糖却加了8单位胰岛素,这次搞清楚了,住院医师说:“胰岛素比例高了,推点高糖。”

护士姐姐上班,忙啊!四五十号病人,都是大手术术后,不能吃不能喝,每天输液都在2ml左右,每个人都得七八瓶液体,总共要二三百瓶呢!走廊里一天到晚呼叫铃声此起彼伏,下班的时候脚都酸了。睡觉前护士姐姐低头想一想,这一天除了换液体啥也没干啊,难道护理工作就是换液体?

营养液能不能单输?

其实医生了解一下氨基酸和脂肪乳的药品说明书就会知道,单瓶输氨基酸就容易引起恶心,单瓶输脂肪乳就可能会发烧。

不管是糖、脂肪乳还是氨基酸,单瓶输都不好。为什么呢?首先是利用效率低。营养不良就得补,糖、脂肪、氨基酸作为三大宏量营养素,那是必须补。没错,就像盖大楼,离不开钢筋、水泥和沙子这三样。但是盖大楼,必须钢筋、水泥、沙子一起上,不能先来一车钢筋,哗啦;再来一车水泥,哗啦;最后来一车沙子,哗啦。补充营养也是一样,身体要修复,营养物质一个不能少,并且同时都需要,所以最好是三大宏量营养素一起上。

单瓶输氨基酸,为啥会恶心?

我们用氨基酸是为了合成蛋白质。当然,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关键要保证体内氨基酸代谢的平衡——即应在充足能量供给保障下,“代谢库”中的氨基酸才能最大程度的去合成机体蛋白。通常,我们用双能源体系(葡萄糖和脂肪乳)提供机体所需能量,同时补充氨基酸来作为氮源,热氮比应控制在(-)Kcal:1g。反之,如果我们无法确定患者基础能量是否足够时,而单独输注氨基酸,很可能大部分会被挪用去提供热量啦!可是,考虑到氨基酸的性价比,这就如同拿航空汽油当柴火烧。还不仅如此呢,由于氨基酸在分解产热的过程中会释放出氨,而氨对人体是有害的,人脑对氨还特别敏感,血中只要有1%的氨就会引起脑中毒。

由于氨基酸的代谢工作是在肝脏进行的,所以如果有太多的工作要做,肝脏同志会很辛苦。氨基酸在体内还不允许储存,完全是零库存的,如果当时用不了,只能白白扔掉排泄掉。这可不仅仅是浪费啊,由于氨基酸的排泄要通过肾,所以如果有太多的废物要排,肾也会很劳累。所以说,氨基酸不要单瓶输,否则小心氨,小心肾,小心肝儿。

再从渗透压来说,氨基酸渗透压可高着呢,8.5%,11.4%的复方氨基酸(18AA)其本身的渗透压就已经达到mOsm/L、mOsm/L,如果您还习惯性地在里面再加一两支10%KCl或10%NaCl进行外周血管输注,那药液的渗透压可就越了界了。所以为什么患者一输氨基酸就胳膊疼,出现血栓性静脉炎?就是酱紫。

单瓶输脂肪乳会怎么样?

单瓶输脂肪乳好不好呢?不好。脂肪乳单瓶输,体内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的浓度会迅速增高,通俗地说就是血管里面突然好多油。这些“油腻大叔”顺着血液玩漂流,既然是漂流,所以到哪都可能是一次历险记。

①当“油腻大叔”到了肺的毛细小血管,卡住了过不去,完了完了,肺小血管栓塞、急性肺损伤,甚至呼吸衰竭。

②被吞噬细胞及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吞噬细胞吃了油,吃太饱了不思进取,失去战斗力,人体的免疫功能就下降了。

③积累在肝,脂肪越积越多干不掉,老积累就是脂肪肝。

④在血管里横行霸道,导致血流缓慢,微循环瘀滞,就是血管里塞车了;这些油把血小板隔离开来,血小板不能抱团就无法止血,导致凝血障碍甚至溶血。

⑤单瓶输脂肪乳,在糖不足的情况下,脂肪酸被大量动用,生成乙酰辅酶A氧化供能,并产生大量酮体,酮体太多,人体利用不了,又麻烦了,酮症酸中毒了。

这下明白了,患者在单瓶输脂肪乳以后,出现恶心、呕吐、皮疹、外周静脉炎、嗜睡、发热、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压变化、贫血、高脂血症、肝功能异常甚至昏迷、过敏性休克等,这往往由于是脂肪浓度过高,超过人体清理的能力,这种情况被称为“脂肪超载综合征”。这真是:脂肪供能虽然好,一旦超载受不了。

单瓶输葡萄糖血糖就像过山车

其实,在国内,单瓶输的最普遍的还是糖水。

单瓶输葡萄糖,如果速度比较快(建议普通住院患者输注速度不超过4~5mg/(kg.min);危重症患者:不超过3~4mg/(kg.min)),胰岛素反应不够迅速,分泌不足,血糖就迅速升高;如果经常这样狼来了狼来了一惊一乍地刺激胰腺,胰腺就会懒懒的,消极怠工,叫做“胰岛素抵抗”。对术后的患者来说,血糖高,就容易增加术后感染、吻合口瘘、伤口难以愈合的几率。

另外,单瓶输糖还容易引发低血糖。实际上,在输葡萄糖的时候,胰岛素分泌与血糖是手拉手齐步走的,你高我也高,我们一起高。但是如果葡萄糖与胰岛素比例不当,或突然停止输液,就像血糖突然踩了急刹车,但胰岛素还来不及减少呢。如此一来,血糖降低了,体内胰岛素仍然大量分泌。完了,低血糖发作。低血糖反应都有哪些呢,比如饿得眼冒金星、心慌手抖出冷汗、皮肤苍白、精神不集中、思维和语言迟钝、头晕、嗜睡、视物不清、幻觉、躁动、甚至癫痫样抽搐、惊厥、痉挛、昏迷。

还有呢,一个很尴尬的问题:肠外营养的患者,依靠单瓶输葡萄糖提供能量,根本就输不完。

比如说一个60kg的人,如果完全禁食,大约至少需要g糖来提供热量。g糖,那是10%的葡萄糖0ml,5%的糖7ml,天啊,输得完吗?

答案是:输得完。不过得每天至少输注21个小时。想想吧,病人怎么看你,其他医生怎么看你?

那么遇到需要静脉营养的患者,该怎么办?

首先,补充营养前应该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通常采用NRS-,以确定其适应症;其次,对有营养风险患者进行营养评定,并根据评估结果制订营养支持计划。如果无肠内营养(EN)适应症,选择肠外营养(PN),那么全合一(AIO)的形式才是三大宏观营养素最好的归宿,要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spm.com/ynyys/115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