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
2016-1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
浙江台州57岁女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病人下肢劳累后肿胀有十几年的病史,未系统治疗过,发病时急性左下肢肿胀,左下肢肿胀较健侧粗7-8厘米,住院西医治疗15天后病情有好转,来我科就诊时发病已有一月余,左下肢肿胀仍有4-5里面,建议用中药期间逐渐减量华法林用量。用汤剂药一月后肿胀消退1-2厘米,病人可以下床活动,病人及家属积极配合护理治疗。治疗6个月后年后病人彩超检查左下肢血栓已经再通部分,病人已无需穿弹力袜,华法林减至半粒。治疗12个月后股静脉血栓大部分溶开,建议检查动脉,发现有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已停服华法林,病人活动自如,只有较劳累后才会有不适,休息后即可缓解。治疗16个月检查静脉血栓已全部溶开,建议停服汤剂药,继续用巩固期药巩固联系1年,避免复发。
治疗前
治疗6个月
治疗12个月
治疗结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简称LDVT)是比较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约占周围血管疾病的40%,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Collins报道:根据北美每年名住院患者的统计,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个很重要的临床疾病,尸检中发现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占72%,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复发率很高,一次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后5年内累积肺栓塞死亡率为2.6%。我国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也逐年增多,因此对该病的基础与临床研越来越受到世界性重视。
深静脉血栓形成属于中医学的脉痹、瘀血、瘀血流注、肿胀等范畴。如唐代孙思邈著《千金备急要方》记载:气血瘀滞则痛,脉道阻塞则肿,久瘀而生热。明代王肯堂著《证治准绳》也指出妇女产后腰间肿,两腿尤甚,此瘀血滞于经络……,瘀血流注四肢或注股内,痛如锥刺或两股肿痛,这与产后发生的髂骨静脉血栓形成非常相似。以上记载说明中医学早已认识到了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原因及其临床表现。清代唐容川著《血证论》则提出了有瘀血肿痛者,宜消瘀血;瘀血消散,则肿痛自除的重要治疗方法。这对后世临床治疗和研究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小腿肌肉静脉丛是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好发部位,全身症状常不明显,小腿腓肠肌部位疼痛,压迫小腿腓肠肌的两侧或将足背侧屈曲时,疼痛更明显,足部及踝部常有水肿。髂骨静脉血栓形成是指髂总、髂外到股总静脉范围内的血栓形成。即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和激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血栓位于髂股静脉,左侧多见,起病骤急,主要表现为患肢疼痛和压痛,整个肢体肿胀,患肢周径比健侧明显增加,一般增加3.5~4.5cm,浅静脉怒张,全身反应轻,体温升高一般不超过38℃,下肢静脉压升高,有间歇性跛行。
继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起病方式大都隐匿,症状开始轻微,许多患者直到髂股静脉受累,出现典型症状时才被发现,因而实际病期比症状期长。足靴区营养变化迅速,如果血栓仅扩展至腘静脉时,足踝和小腿下部肿胀;如果血栓扩展至股静脉时,小腿及大腿下部出现肿胀;如血栓扩展至髂股静脉,整个肢体出现肿胀。
股青肿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严重类型,临床上不多见。临床特点:起病急,疼痛剧烈,下肢明显水肿,皮温降低,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消失,常出现静脉性坏疽。
4大优势1次性治愈0复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鏍规不鐧界櫆椋庣殑鏂规硶鐧界櫆椋庡垵鏈熺殑娌荤枟鏂规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