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的介入治疗
2017-4-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体检的意识提高及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无症状的小血管瘤发现率明显升高,我院微创介入科开展的肝血管瘤介入治疗日渐增多。下面我们共同了解肝血管瘤介入治疗:
肝血管瘤介入治疗——肝动脉栓塞术(TAE)
肝血管瘤的传统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外科手术治疗、射频消融术、放射治疗、术中微波固化术、冷冻和硬化剂注射治疗等多种手段,一般创伤较大,副作用较多。而肝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由于手术微创、损伤小,疗效佳,价格低廉,因此在临床中开展日趋广泛。
TAE治疗肝血管瘤是借鉴于TAE治疗肝癌的经验,理论是基于肝血管瘤主要由肝动脉供血,栓塞动脉后瘤体内可形成血栓,血栓机化、纤维化使瘤体形成纤维瘤样结构而达到缩小、硬化血管瘤的目的。
1、介入治疗指征
(1)病变巨大(>px),有明确症状或外生性或生长速度1-50px/年的;
(2)病变破裂引起腹腔出血者或病变位于肝包膜下,存在出血可能者。
2、相对禁忌症
(1)多发或单发<px,病灶趋于稳定者,不必行介入治疗。
(2)严重出血倾向。
3、介入治疗方法
利用Selding技术,动脉造影证实诊断正确后,尽可能选用微导管超选择进入供血动脉栓塞。常用的栓塞剂:明胶海绵颗粒、血管硬化剂。临床常用平阳霉素与碘化油混合后治疗本病,效果较佳。平阳霉素常用剂量8-24mg。
4、介入治疗副作用
轻度可逆的肝功损伤,术后轻度的化疗药物反应,多给予保肝药物治疗后缓解,不需要特殊处理。
总之,肝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在不断进步,作为肝脏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临床上要引起重视。介入治疗(TAE)对血管瘤治疗具有疗效确切和微创的优势,体检发现病变巨大(>px),伴有明确症状,并且有继续增大的趋势的血管瘤患者,应该采取积极的介入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