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知识介绍和预防护理

2018-6-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深静脉血栓知识介绍和预防护理

妇科李晓娟

血栓是全球性的医疗保健问题,大家对他的认知越来越深刻。不管是动脉系统的栓塞,还是静脉系统的血栓,同样是致命的。静脉血栓是人类“无声的杀手”:据统计约80%的深静脉血栓是“沉默”的、无临床表现的;70%以上的肺栓塞是在死亡后发现的。在美国血栓性疾病是排在第三位的常见血管疾病。在中国,静脉血栓栓塞症也是常见病、多发病,且发病率呈迅速上升趋势。

深静脉血栓形成三要素:魏尔啸(Vir_chow)学说:血流淤滞、血管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指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所致的一种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肺血栓栓塞(PE):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肺循环功能障碍性疾病。DVT和PE共属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在不同部位的两种临床表现。妇科术后VTE发生率高、危害严重,但VTE可防、可治,关键在于重视,重视预防可有效减少VTE的危害。版《医院内VTE预防与管理建议》指出,住院围术期患者VTE具有很高的发生率,是围术期患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PE是DVT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危及患者生命。避免致死性PE的有效方法是预防术后DVT的形成。国际上已形成了对妇科盆腔手术后DVT预防的系列措施,但国内,妇科术后VTE预防尚未形成规范。我科将妇科疾病盆腔术后DVT高危患者(依据国际公认的血栓形成风险评估Caprini分级评估模型评分≥3分)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应用SPPS17.0随机数字表分为A、B两组,A组75例:基础预防(预防血栓宣教、早期活动等)+IPC;B组75例:基础预防(预防血栓宣教、早期活动等)+IPC+序贯或联合LMWH。有研究证实近70%DVT患者并无典型的临床症状,故DVT的诊断有赖于筛查:手术后48h内复查血浆D-dimer及手术后2d~7d复查双下肢深静脉加压超声检查,早期发现DVT,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DVT发生率、术后出血等并发症,从而探讨基础预防+IPC与基础预防+IPC+序贯或联合LMWH在预防妇科疾病盆腔术后DVT高危患者DVT发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妇科疾病盆腔术后DVT高危患者寻求安全、有效的早期干预措施,降低DVT的发生率,从而避免DVT引起的PTS以及致死性PE的发生。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预防方法:

基础预防方法①手术操作应轻巧,避免静脉内膜损伤,尽快完成手术;②规范止血带使用;③术后下肢垫软枕,促进静脉回流,尽早下床活动;④向患者和家属宣教预防DVT相关知识;⑤多饮水,适度补液,勿让患者处于脱水状态;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调节饮食结构。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和体质量。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⑦医院内建立VTE风险评估和预防体系,并纳入医疗质量控制。

物理预防方法:①踝泵运动:最大限度反复屈伸踝关节,以踝关节为中心,脚趾作度绕环运动;

②穿抗血栓压力带,选择合适的型号,手术日晨开始应用;③患者术后开始应用IPC感应抗血栓泵,直到患者能正常下床活动停止。护士每天询问患者主观感觉是否有下肢麻木、坠胀、疼痛感,观察双下肢的温度,肢端皮肤颜色和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检查腓肠肌有无压痛,有无出现Homans阳性征,严格床头交接班。

药物预防方法在基本预防的基础上加用依诺肝素钠预防治疗。患者无抗凝禁忌,术前有血液高凝状态,给予依诺肝素钠注射液皮下注射,1次/d。根据凝血指标和病情再次评估患者情况,调整依诺肝素钠剂量。由于采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有潜在术后出血和切口渗血的风险,需严密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并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和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

预防DVT的措施首先要评估患者形成DVT的危险因素和出血风险,根据危险因素进行风险分级的G-Caprini模型,围术期患者DVT6个高危因素①年龄≥50岁②高血压③静脉曲张④手术时间≥3小时⑤术后卧床时间≥48小时⑥开腹手术。每项赋值1分,低危0分、中危1分、高危2分、极高危≥3分,分层进行预防。对于低危因素患者术后尽早下床活动,不用止血药物。中危因素患者用机械预防或药物预防。高危因素患者术后无出血风险采用药物预防,有出血风险采用机械、药物序贯预防。极高危因素患者无出血风险采用机械、药物联合预防,出血风险较高者,采用机械、药物序贯预防,先机械预防,出血风险降低后改为机械、药物联合预防。

综上所述,妇科高危患者围术期易并发DVT,一旦发生DVT将会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和后续治疗,甚至威胁生命。做好患者围术期的早期干预工作非常重要,可降低围术期患者下肢DVT发生率和避免PE的发生,据报道患者对DVT预防重视程度与采取主动预防性护理措施的依从性呈正相关。研究报道:术后早期,近70%DVT患者无自觉症状,导致早期诊断困难,极易漏诊。DVT的诊断有赖于筛查。因此,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在围术期应用以IPC为主的机械性预防措施或/和以LMWH为主的药物手段进行干预,都能有效预防DVT形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然而,对于那些有出血倾向的患者,LMWH的应用受到了限制。IPC是相对安全有效的选择。有出血风险的血栓高危患者,也可采用机械、药物序贯预防,但围术期要在血栓和出血之间把握平衡。

妇科李晓娟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白癜风多少钱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spm.com/ynyys/78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