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公认的十大短命习惯和长寿习惯公布

2019-4-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民以食为天,中国历史,吃饭一直是个大事,往往是老百姓吃不饱,甚至面黄肌瘦,被称为东亚病夫。

现在人们天天有的吃、顿顿吃得好,大鱼大肉,有的是生猛海鲜,山珍海味,这样的话,只会让机体超负荷运转,造成一系列健康问题。

?中国高血压人口有1.6----1.7亿人

?高血脂的有将1亿多人

?糖尿病患者达到万人

?超重或者肥胖症万-----2亿人

?血脂异常的1.6亿人

?脂肪肝患者约1.2亿人

?中国人的腰围增长速度将成为世界之最!!

?北京中小学肥胖检出率为19.5%,其中10%出现脂肪肝,而全国肥胖儿中脂肪肝发生率40—50%。2型糖尿病发病率20年间增长了11—33倍。

慢性病导致死亡已经占到我国总死亡85%,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70%。

慢性病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精神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其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

国人的病十有八九是吃饱了撑的,人们自以为生活条件好,食物吃的是高油脂、高糖、精细、少纤维,减少体育运动,不合理膳食,超量吃饭,营养严重过剩,还有身体活动不足,还有过量饮酒,结果就是国人的身体越来越差,慢性病越来越多。

现代人常吃的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消化起来更加困难,多余的“营养物质”堆积在体内,其后果就是肥胖和一系列富贵病。无数科学研究证实,肥胖会带来包括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动脉硬化、胆囊炎等,再加上由此带来的并发症,可能达到上百种,非常可怕。

吃得过饱所带来的直接危害就是胃肠道负担加重,消化不良。此外,人体胃黏膜上皮细胞寿命较短,每2~3天就应修复一次。如果上顿还未消化,下顿又填满胃部,胃始终处于饱胀状态,胃黏膜就不易得到修复的机会,胃大量分泌胃液,会破坏胃黏膜,屏障,产生胃部炎症出现消化不良症状,长期以往,还可能发生胃糜烂、胃溃疡等疾病。科学家发现,脂肪堵塞在肠道里,会造成肠阻塞,大便黑色、带血。

科学家指出,吃得太饱会造成抑制细胞癌化因子的活动能力降低,增加患癌几率。

有关专家还发现,大约有30%~40%的老年痴呆病人,在青壮年时期都有长期饱食的习惯。晚餐过饱,鼓胀的胃肠会对周围器官造成压迫,使兴奋的“波浪”扩散到大脑皮质其他部位,诱发神经衰弱。

饮食过量会伤害人的泌尿系统,因为过多的非蛋白氮要从肾脏排出,势必加重肾脏的负担。长期饱食易使骨骼过分脱钙,患骨质疏松的概率会大大提高。

没想到吃饭也是有讲究的,自古就有“少吃香、多吃伤”的谚语,老祖宗的智慧是非常精道的,所以为了我们的健康,在饮食上也要控制好量了。

合理膳食和身体活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之后,大家由饿突然变成了可以吃得很饱,于是中国人现在依然吃得特饱,都百分之百的饱或者百分之一百二的饱,其实吃到七成饱、八成饱没有问题。

国人营养过剩,导致慢性病增多,也跟营养直接过剩和不运动,导致的营养沉积有很大的关系。吃的太饱是不容易消化的,每顿只吃七分饱,不但能减肥,而且还能预防生活习惯病,促进身体的健康长寿,还会降低身体内的胆固醇。所以健康没有灵丹妙药,一句话:迈开腿、管住嘴。

我们都知道:

适当的运动习惯能增加自身的抵抗力,强化身体各系统的调节能力,从而让身体一直保持年轻的状态。不过除了运动,你还知道哪些能让你更长寿的习惯呢?不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十大短命生活习惯

第一名:缺乏运动

经常不运动的人,身体气血运行变慢、肌肉松弛无力,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染疾病和病毒。

而坚持运动能改善身体各系统的调节能力、加快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

第二名:跷二郎腿

你现在是跷腿坐还是端坐?

跷二郎腿危害十分严重:会引起后背、颈部疼痛:跷二郎腿使臀部处于扭曲状态,会导致骨盆扭曲,通过脊柱给颈部和后背带来压力,引起酸痛感。

可能与静脉曲张有关:一条腿压着另一条腿,会影响血液流动,对腿部血管造成损伤,引起静脉曲张。

会升高血压:会造成血压临时上升。本来血液流回心脏就需要克服重力,腿被压住后,只有血压临时升高才能保证血液继续流回心脏。

扰乱脚部神经:跷二郎腿时产生的压力压迫神经,导致腿部和脚部肌肉出现麻木感。这就是为什么你会感觉“腿脚麻木”。

所以,快坐正吧,尽量少跷二郎腿。

第三名:连续使用电脑3小时以上

你对着电脑多久了?如果超过3个小时,很不幸,猝死风险在迅速上升!

长期坐在电脑前不动,血液黏稠度较高,下肢可能形成深静脉血栓,运动时血栓脱落,可能会造成肺梗塞,严重可能导致猝死。

第四名:喝水太少

喝水是小事,但喝水少可就是大事了!

当你感到口渴时,说明体内水的丢失量为体重的1%,身体的机能已受到影响了。

第五名:用力排便

便秘,大便时用力过度或不当,很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意外,如急性心肌梗死或脑出血而猝死。多见于中老年人,特别是已经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病的人。

第六名:爱喝冰镇饮料

全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洪昭光教授曾指出,老年人大量饮用冰镇饮料极其危险,因为人的食道就在心脏背后,胃又在心脏底部,所以喝大量冰镇饮料会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容易引起猝死。

第七名:上厕所玩手机

你今天上厕所带手机了吗?昨天呢、前天呢?

上厕所玩手机或者看书,会分散人的注意力,本来几分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结果半个多小时还没解决,使排泄物长时间憋在肛门口,或对血管产生刺激,产生淤血,长时间会造成血液回流不畅、血栓,形成痔疮。

第八名:弯腰搬重物

提重物时姿势不对,很伤腰!

直接弯腰搬东西,会导致腰椎间盘突然受力增加,很容易使腰椎间盘通过薄弱区域突出,很多腰痛的人就是在弯腰搬重物后症状加重的。

第九名:沉默寡言、易躁易怒

调查表明,癌症患者多数是内向型,既谨小慎微又多愁善感,既沉默寡言,但又易躁易怒。遇到生活中的挫折,心理矛盾冲突严重,而且又不善于自我解脱和宣泄,内心焦虑,抑郁苦痛。

这种心理上的严重冲突、抑郁,可能会引起心理功能的紊乱,进而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紊乱和障碍,致使抵抗力和免疫功能下降,使癌症细胞得以乘虚而入。

第十名:身体异常信号不重视

据调查,香港男士平均寿命最长,有一个原因就是,非常重视体检,除了全面健康体检外,还会根据年龄、性别等做些针对性检查。真正做到了少得病、晚得病,得了病早点治,不把小病拖成大病、重病。

十大长寿生活习惯

第一名:每天都要吃到绿色蔬菜

这一点看起来特别容易做到,但有很多人并没有做到!

吃水果蔬菜,不仅能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身体必需的营养素,预防肠癌等,还能改善心理状态,预防疾病。

第二名:每天坚持睡午觉

哈佛公共健康学院对2.4万名成年人的研究发现,与不午睡的人相比,午睡的人死于心脏病的可能性会降低40%。人体除夜晚外,白天也需要睡眠。

日间午睡一刻钟左右为宜,最好别超过半小时。

第三名:一周至少走7小时

美国《自然》杂志曾报道称,60岁以上的人,一周3天,每次步行45分钟以上,可预防老年痴呆。一周步行7小时以上,可降低20%乳腺癌罹患率。

穿一双轻便运动鞋,每天早晚出门走几圈,双腿稳步前行,双臂摆动起来,对心血管乃至全身健康都有好处。

第四名:每周保证一条鱼

吃鱼有什么好处?

鱼肉中含大量的Omega-3脂肪酸,有助于改善大脑健康,提高记忆力。

对65岁以上老年人来说,吃鱼还可降低发生老年痴呆的危险性。

注意,是非油炸鱼,清蒸最好。

第五名:少吃点红肉

《英国医学杂志》刊登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红肉吃得越多,8种疾病的死亡风险就越大,包括:癌症、心脏病、呼吸道疾病、中风、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肾病、肝病。

记住:肉类一天的量就是80-克,是肉类的生重,即烹调前的重量。而且要多切丝、片,多炖和蒸。

第六名:做游戏挑战记忆力

脑子越用越聪明!

经常做些挑战记忆力的游戏和活动可延缓大脑衰老,比如做做字谜游戏、偶尔打打麻将、学一门外语、跳一种新的舞蹈,甚至嚼口香糖的动作,都可以让脑部得到更多的血液和营养供应,这可能会提升记忆能力,延缓大脑衰老。

第七名:多做家务

做家务的好处,你可能想不到!

一篇来自中文大学的论文指出:多做家务可降低死亡风险!

而且家务事做得好,说明大脑的规划统筹能力好,把东西收拾还原,也能减缓记忆力衰退,对放松和锻炼大脑都有好处。

第八名:把坚果当零食

与不经常吃(或根本不吃)坚果的人相比,每周食用几次坚果的人死亡风险会降低。

这是因为,坚果富含抗氧化剂、纤维和不饱和脂肪酸,它们有助于降低患上心脏病的风险。

第九名:多跟别人聊天

聊天简单吗?简单,也不简单。

看似闲聊,其实对体力和脑力都是种锻炼。聊天是一个动脑过程,老年人与人交流过程也是锻炼反应和语言能力的脑部训练。

而且,“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服良药更能除去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聊天还能消除忧愁,解除烦闷,这对健康十分重要。

第十名:晒晒太阳

晒晒太阳,伸伸懒腰,呼吸下新鲜空气,想想都美。

建议大家在上午10时前、下午3时后,每天晒30~60分钟。

点下方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做的好
治疗白癜风什么外用药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spm.com/ynyys/88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