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疾病死亡率比癌症还高,潜伏在老人身边

2024/8/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北京治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跌倒,于年轻人而言不是什么大事,但这一事件发生在老人身上,可能关乎性命。

在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跌倒已成为因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疾控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超过万老年人至少经历一次跌倒。

一次不经意的跌倒可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轻者骨折,重者则需长期卧床,甚至引起肺部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

老年人跌倒,为什么如此可怕?

除了中风、心梗等突发事件造成的跌倒,老人跌倒主要还是因为一些日常状况,像走路崴到脚、蹲下没有扶稳、站起没站稳等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面临的许多问题都与肌肉减少和骨质疏松有关。

一方面,肌肉减少会增加跌倒的风险。通常而言,人在35岁左右,肌肉会开始流失,并以每年1-2%的速度下降;50岁以后,进入肌肉加速流失阶段;75岁后,流失速度会到达顶峰。

在我国,肌少症已成为老年人群的常见病。60岁以上老人中,肌少症发病率达到了9.8%,这意味着每10个60岁以上的老人中有1个肌少症患者。肌少症的老人,由于缺乏足够的肌肉支撑,往往是跌倒的高危人群。

另一方面,骨质疏松让每一次跌倒都“危机四伏”。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骼问题,50岁后,每5个人里就有1个患有该病。若患有骨质疏松症,日常简单的活动都可能引发骨折,更不用说是跌倒了。而跌倒后,最常出现的是髋部骨折,同时也是最危险的。

国内外医学文献都表明,老年人髋部骨折若不及时手术,1年内的死亡风险最高达50%,最低也有20%,这一数字比不少癌症都要高。

骨折并非死亡原因,可怕的是骨折后的“长期卧床”。由于无法活动,老人的身体状况会逐渐恶化,进而引发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此外,长期卧床还会导致肌肉及骨量流失速度加快,可能会出现褥疮等问题,极大程度影响生活质量,甚至让寿命变短。

最易跌倒的6个时刻

跌倒虽发生在一瞬间,但其引发的原因却是长期积累的。以下是6个最容易发生跌倒事件的时刻:

1.起床时:清晨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血压、血糖等指标可能不稳定,容易引发头晕、头痛、视野模糊等问题。此时若急于起身,跌倒风险将大大增加。

2.起夜时:起夜时的血压变化可导致脑供血不足,造成短暂性头晕。此外,夜间光线昏沉,老人视力不良,极易发生跌倒。

3.乘坐扶梯时:老人的平衡能力较差,即使握住扶手也可能站不稳。

4.上下车时:上下车的动作以及在拥挤的车厢内,都很容易有推撞,进而让老人跌倒。

5.接许多老人一听到电话响就会条件反射地紧张,急于去接听,忽视了肢体动作的协调性。

6.洗澡时:浴室往往比较湿滑,老人行动力下降,洗澡难免用时更长。当温度慢慢升高会导致血管收缩、出汗增加,造成缺氧、头晕等不适。

日常如何预防跌倒?

在一项全国性调查中发现,老人一半以上的跌倒发生在家里。因此,家庭环境的改善和对老人的得当护理,是预防跌倒的重要举措,人们具体可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

1.适度补钙,防治骨质疏松。加强老人膳食营养,保证饮食均衡,适当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以强化骨骼,降低跌倒发生后的伤害。

2.改善家里照明,保持干净整洁。老人对照明亮度的需求比年轻人要高出几倍,因此,建议在老人常活动的范围安装防滑垫、改善室内照明亮度,这对于预防老年人跌倒很有帮助。

3.合理的运动锻炼。《英国运动医学杂志》曾发布一项综合研究指出,每星期锻炼3小时,跌倒风险可下降39%。其中,瑜伽、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能较全面地锻炼身体各项机能。

4.注意药物可致跌倒的风险。一些药物或会对服用者的神志、意识等功能产生影响,提升老年人发生跌倒的风险。因此,老年人应按医嘱正确服药并了解药物副反应。另外,当服用了安眠药、镇静剂、降压药,或感觉头晕目眩时,宜卧床休息,预防跌倒。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spm.com/ynyzd/136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