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管栓塞性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
2021-3-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严重而危险的疾病,如未得到及时和适当的治疗可发生肺栓塞(PE),易发展为血栓形成后综合症,如患肢肿胀、溃疡和坏疽。由于很多深静脉血栓病人没有特殊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在我国有较高的发病率以及极高的误、漏诊率。一旦出现肺栓塞病死率较高,故称其为“隐形杀手”。
什么原因会引起深静脉血栓呢?
一般来说,只要能引起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的任何因素都会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常见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高龄、长时间坐卧、恶性肿瘤、大手术、创伤、吸烟等。国外报道,长时间乘飞机旅行可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梗塞的发生,即所谓的“经济舱综合症”。血栓的蔓延可沿静脉血流方向,向近心端伸延,如小腿的血栓可以继续伸延至下腔静脉。当血栓完全阻塞静脉主干后,就可以逆行伸延。血栓的碎块还可以脱落,随血流经右心,继之栓塞于肺动脉,即并发肺栓塞,甚至死亡。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表现有哪些呢?
最常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一侧肢体的突然肿胀。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局部感疼痛,行走时加剧。轻者局部仅感沉重,站立时症状加重。体检有以下几个特征:(1)患肢肿胀。肿胀的发展程度,须依据每天用卷带尺精确的测量,并与健侧下肢对照粗细才可靠,单纯依靠肉眼观察是不可靠的。这一体征对确诊深静脉血栓具有较高的价值,小腿肿胀严重时,常致组织张力增高;(2)压痛。静脉血栓部位常有压痛。因此,下肢应检查小腿肌肉、腘窝、内收肌管及腹股沟下方股静脉;(3)Homans征。将足向背侧急剧弯曲时,可引起小腿肌肉深部疼痛。小腿深静脉血栓时,Homans征常为阳性。这是由于腓肠肌及比目鱼肌被动伸长时,刺激小腿静脉而引起;(4)浅静脉曲张。本病发病急骤,数小时内整个患肢出现疼痛、压痛及明显肿胀,沿股三角区及股内收肌管部位有明显压痛,在股静脉部位可摸到索条物,并压痛。严重者,患肢皮色呈青紫,称“股青肿”,提示患肢深浅静脉广泛性血栓形成,伴有动脉痉挛,有时可导致肢体静脉型坏疽。
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体位治疗、机械治疗和支持治疗等几种方法。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常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溶栓疗法、抗凝疗法、抗血小板药物和血管扩张药物。(1)溶栓疗法:就是采用具有溶解血栓作用的药物使血栓溶解,从而解除下肢深静脉的堵塞,使下肢深静脉血顺利回流。(2)抗凝疗法:用具有抗凝效果的药物,使血栓不再继续蔓延和扩展。(3)抗血小板的药物:主要是在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以后的辅助和维持治疗。(4)血管扩张药物:是用来扩张小静脉。就像主要公路完全堵塞以后,人们就会在主干两侧踩出一些不规则的小路来解决道路交通问题一样。这些踩出来的不规则的小路,就相当于侧枝循环。用血管扩张药物后,来扩张小静脉,让这些扩张的小静脉来部分或大部分代替下肢深静脉的回流。
手术治疗
在临床应用较少,仅在血栓较大或较为严重时采用。即通过手术取出下肢深静脉内的血栓,如果下肢深静脉本来就有狭窄或闭塞,如果可能的话,在手术中一起治疗。
体位治疗
就是利用“水往低处走”的原理,将患肢抬高,有利于下肢静脉血的回流。让病人卧床,患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20~30cm),或使抬高的患肢与床面成30°。10天后开始下床,适当活动,活动量由病人自己掌握,以不累或刚刚觉得累为度。
机械治疗
通过机械自上而下地对患肢进行挤压和按摩,来促进下肢静脉血的回流。但在发病后10天内不得使用,以免由于机械压迫使血栓脱落,造成肺动脉栓塞而致命。
支持治疗
是对症治疗的常用方法,即用弹力绷带包扎患肢,或穿循序减压弹力袜,有利于水肿的消退。
那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呢?
1.清淡饮食,避免吸烟、饮酒,饮食结构中以果蔬及高纤食物为主,避免油腻、过咸的饮食;
2.适当运动,避免久坐、久站、久蹲,尤其避免便秘;
3.需要长时间乘坐交通工具时,注意适时活动双下肢,生活中避免跷二郎腿;4.恶性肿瘤患者如果静脉内放置的有输液管路,可以口服抗凝药物;
5.孕产妇的话在生产前可穿医用弹力袜,生产后尽早下床活动下肢,确实不能下床者要充分做好踝泵功能锻炼及膝关节伸屈活动;
6.做过大手术或大的外伤后,及时应用抗凝药物,同时针对下肢可以进行气压治疗。
我院疼痛康复科治疗各种疼痛均有丰富的经验,采取中西医结合的、保守微创为主的治疗手段,动静结合的锻炼方法,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具体详见我科技术特色,欢迎咨询、就诊。王主任
有疼痛找主任王建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