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线上的生死竞速浙黔专家携手成功救治县
2021-4-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可以看好吗 http://www.baidianfeng51.cn/baidianfengzixun/wuliliaofa/294.html
端午佳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医院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的孙先生唏嘘不已,暗自庆幸,因为在刚刚过去的这个端午佳节,他刚刚经历了人生的一场生死竞赛,重回人间。而正是来自于浙江省温州医院和贵州医院的专家们,共同携手,精准施治,把他从“鬼门关”拉回来,重获新生。
48岁的孙先生,平时自觉身体强健,半月前开始感到有点胸闷,轻微咳嗽,初始一直以为是感冒后呼吸道感染,在门诊和药店抓了一些药物治疗,但此后上述症状一直没有改善,并出现活动后胸闷加重,医院拟“肺部感染”收住入院。入院后住院医师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时发现其血压偏低,正在病区查房的温州医院呼吸内科林洁主任听闻该患者的情况后,觉得患者胸闷和血压低的病情难以用肺部感染解释,于是与来医院呼吸内科的宋玲主任一起查看病情,阅读胸部CT,他们通过分析,认为患者需高度怀疑“肺栓塞”,予以第一时间启动了肺动脉CT造影检查。造影结果显示“左右肺动脉干及其分支血管多发血栓”,证实了两位专家的判断,孙先生是一位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且属于中高危。两位专家立刻启动抢救程序,“转呼吸重症监护室”、“吸氧”、“心电血压氧饱和度监护”、“建立两路静脉通路”……,一道道抢救指令有条不紊地发出,呼吸内科的医务人员迅速而有序地执行着……然而,病魔似乎并没有停止肆虐,患者在转入监护室后不久,血压持续下降,并出现神志不清的昏厥状态。“时间就是生命”——林洁、宋玲两位主任,当机立断,下达了进行静脉溶栓的救治命令!随着溶栓药物——“阿替普酶”一滴一滴地输入患者的静脉,患者闭塞的肺血管逐步被溶通,血压逐步平稳上升,神志逐步转清醒。然而,两位主任并未放松懈怠,他们放弃了端午节休息,指导科内医务人员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全力救治,谨防溶栓后大出血等各种并发症发生。终于,患者经过数天综合救治,逐步渡过危险期,不适症状消失,平安转入普通病房进行下一步康复治疗。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决策部署,坚决打赢健康扶贫攻坚战,年9月以来,温州医院、医院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医院、医院的临床专家在医院开展“组团式帮扶”,进一步加强帮扶力度和精准度。医院自身发展需求及当地疾病谱特点,重点加强呼吸科等专科建设和急诊急救体系建设,以“传、帮、带”方式,医院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医院对危重症疾病早期识别、紧急救治水平。
急性肺栓塞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疾病,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在肺动脉主干或分支而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由于该病早期表现非常不典型,容易被误诊、漏诊,而一旦错过最佳抢救时机,死亡率极高,文献报道可达25%左右。近年来,我国在肺栓塞的防治研究领域取得了较大突破,医院医务人员的诊断意识、规范化诊治水平,都取得了较大进步。医院对肺栓塞认识仍不够,多数患者医院就诊并误诊、漏诊的经历,往往导致致死、致残的严重后果。医院第一例进行溶栓并救治成功的肺血栓栓塞患者,医院执行“组团式帮扶”任务的浙黔两地专家“联袂出手”、成功施治危重症患者的经典案例之一。针对此成功救治案例,帮扶专家团队因时制宜,就肺血栓栓塞症诊治在呼吸内科开展了专题讲座,并将就“肺栓塞合并特殊情况的诊治、技能培训、案例分享、医护配合及优质化护理管理”等方面的进行系统培训,旨在提高全院医务人员在肺栓塞规范化诊治的认知水平和防治技术推广。
温州医院、医院为主责单位的帮扶团队,将在接下来的对口支援工作中,继续严格落实-年对口支援医院的责任目标,在前期帮扶所奠定的良好基础上,医院管理、医疗技术、医疗人才、重点专科建设为核心的精准帮扶,医院进一步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促进织金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使人民群众共享优质、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资源。
文林洁林巍吴朝晖宋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