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新冠肺炎治愈率为什么高
2020-1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推荐阅读
湘潭新增确诊0例,湖南新增确诊2例,在院治疗例,累计出院例
-全文字阅读约需9分钟-
2月14日下午,温度上升,风和景明。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郭女士提上行李,高兴地走出了湘潭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的大门。经过为期14天的诊治,郭女士已达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五版)出院标准,可以出院。
重症患者李先生治愈出院。郭女士是湘潭市治愈的第14例新冠肺炎患者。自2月2日湘潭市首批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后,好消息接连不断。截至2月14日,湘潭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5例,治愈病例14例,治愈率达40%,而且,新增病例呈现逐日下降态势。稳步上升的治愈率和逐渐下降的发病率,两条一升一降的曲线,既体现了全市疫情防控的显著成效,也为夺取战“疫”最后的胜利赢得了更多时间和空间。
每一位患者的痊愈,都是与病毒较量和抗争的结果;每一位痊愈的患者,背后必有一群人的坚守与付出。湘潭新冠肺炎治愈率为什么高?两个“三”和一个“%”给我们提供了答案。
前移“三大关卡”扼住疫病“咽喉”新冠肺炎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发现、早识别、早救治是应对该病的关键所在。“新冠肺炎病变快,如果等出现明显症状再开始救治,就贻误了最佳医疗时机。”市卫健委副主任陈建安表示,对于新冠肺炎的诊治,我市各医疗卫生机构牢牢锁定“三大关卡”,并把关卡前移,将疫情病情保持在可控状态。
●锁定第一关卡:与新冠肺炎患者有密切接触史人员,或从疫源地回来人员,尽管其自身没有出现发烧、咳嗽症状,但也存在携带病毒危险,必须隔离观察。支援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的归来者,就于2月4日入住湘潭县鑫田国际大酒店,他们将在此隔离14天,确定无感染后才能回家。
●锁住第二关卡: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一般没有发烧、咳嗽等症状,但是核酸检测又呈阳性。此类无症状感染者存在很大传染隐患,必须医学隔离,进行对症治疗。我市对所有尚在医学观察期间的密切接触者和疫源地返潭人员进行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2月11日实现了存量“清零”。其中3名无症状核酸检测呈阳性者,实施医学隔离观察。
●锁牢第三关卡:普通型病例转为重型病例,是病情发展的分水岭,稍有麻痹大意,情况就可能失控。必须全力以赴,精准识别,精心诊治,稳定病情,才能有效保障病患的生命。全市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李某于1月21日接受医疗诊治,曾一度恶化为重型病例。经专家积极救治,不断调整方案,病情出现好转,2月8日出院。
看似不起眼的工作,处处涉及疫情防控,处处关系生命安全。如果说第一道关卡重在排查发现“早”,那么,第二道关卡重在医疗介入“早”,第三道关卡重在全力救治“早”。只有把关卡前移处处赶“早”,锁住重点严防死守,才能掌握疫情防控的主动,为患者对抗病魔赢得时间。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湘潭积极应对,全面动员,合理调配,尽锐出战,无处不体现一个“早”字。成立领导组、救治组、专家组,落实责任,明确分工,启动突发公共事件一级响应,体现了早准备早防控;街道社区、商场车站,体温检测不可少,四级书记抓落实,排查落到最基层,实现了早识别早发现;健全救治体系,医院,规范发热门诊,准备病房床位,做到了早诊断早报告;开展专业培训,统筹医疗资源,组织专业团队,多级会商会诊,保障了早隔离早治疗。
处处赶“早”,才能处处主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原本就是在与病魔抗争、与时间赛跑。
“三级救治”保障展开生死较量三级救治,从微观而言,医院对病人的管理,分为经治医师、主治医师、主任医师三级,旨在提升医疗全程质量管理;从宏观而言,是指病人的救治,医院专家组、市级专家组、省级专家组三级,旨在会商会诊综合施策,提升救治水平。
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集中收治点的医护人员在研究患者病情。(记者方阳摄)方志雄,市公卫中心主任,从1月23日开始,他就一直驻扎在市公卫中心。作为最亲密接触患者、也是最清楚病情发展的医务人员,他需要每天汇报病人情况,医院、市级、省级三级专家组的治疗方案。上午9点,工作碰头调度会;下午4点,全市病例报告分析会;下午5点,省级重型、危重型病例报告会。这是方志雄每天的“固定动作”。若遇到紧急情况,各级专家组还会临时会商,针对病情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在方志雄看来,医院、市、省三级专家组指导和多部门协作,对危重患者做到“一人一方案,一日一评估”,确保医护人员24小时值守,是湘潭救治新冠肺炎病人最有效有力的一项举措。
医院中医科派驻市公卫中心的医生。他告诉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身后有一个强大的团队。2月3日,响应市卫健委号召,医院安排廖翔值守市公卫中心,参与新冠肺炎的中医辩证施治。接到通知当天,医院中医科就同步组建了治疗讨论小组,由院内中医专家周泽泉主任等人牵头,对一线遇到的棘手问题进行讨论,汇总意见,形成治疗方案。廖翔认为,是团队的力量,让他面对疫情临危不乱。
多方之力,汇集一处,成效显著。省市专家组在新冠肺炎诊疗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湘潭市按照“四集中”的原则,从医院、医院、市疾控中心等医疗机构选聘临床、公卫、中医、心理专家等组成了市级专家组,分片分组全面负责指导全市医疗救治工作。此外,两批省级专家组也先后来潭,主要对重型和危重型病例的医疗救治进行会诊指导,对县(市)区诊治开展督导,从全省的层面汇集意见,深入指导湘潭的工作。
目前,湘潭市收治的35例病例中,每一例都接受了院级专家会诊和市级专家会诊,疑难情况申请省级专家会诊。截至2月15日,共组织或派出市级专家会诊33次,省级会诊10次。
湘潭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集中收治点危重症病房内,护士正在悉心照料患者。(记者方阳摄)杨某是湘潭市第一例新冠肺炎危重型转普通型的病例。在他的治疗记录上,清晰地写下了那惊心动魄的一个下午:
“2月4日下午,病情加重,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2月4日晚,患者病情持续恶化,省市专家持续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