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课堂教你月子里如何预防静脉栓塞
2020-2-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小雪今年4月剖宫产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宝宝,手术顺利,她在妈妈的指导下严格按照传统“坐月子”的观念,家卧床休息,由保姆照顾宝宝,出院1周,突然感觉腿疼、行走困难,检查后发现竟是下肢静脉形成了血栓。
到底怎么回事?
一起来长知识点吧!
赵女士,40岁,高龄初产,在家休息,因胎膜早破剖宫产,术后10小时,感觉胸闷、呼吸困难,经过CT检查发现,一小块血栓堵住了赵女士肺部一条动脉,血液无法正常流过。正是这块血栓导致肺栓塞,医院及时发现处理,不然性命危险......”
静脉形成了血栓,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要从人体的正常机制开始说起了。
一般情况下
人在受伤出血时会激发凝血机制,最直接的就是产生大量的血小板,及时止血,防止失血过多。孕妇由于种种原因,本身就处于高凝状态,剖宫产术后更加重了这一趋势,加之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较大,产妇血液黏稠度大,术后听信传统“坐月子”陋习静卧活动受限,下肢血流缓慢,极易结成小血块,也就是深静脉血栓。
01
为什么会发生肺栓塞?
血栓若是老老实实地待着还好(附着在血管壁上),但多数情况下,这不安分的小血块会进入全身的血液循环。行剖宫产分娩后,孕妇机体抵抗力下降,加之术后体温偏高,极易发生感染形成血栓。最可怕的是,如果血块随着血液流动跑到肺部,就会引起深部静脉栓塞。深静脉中栓子小,容易脱落游走。当栓子阻塞肺动脉时,就会发生肺栓塞,导致产妇猝死。
(图片来自网络)
02
坐月子如何防栓塞?
产后如何运动?
产后第1周是栓塞多发期,及早下床,并做适量运动。掌握由小到大、逐步增加的运动原则,以不感到疲劳为限度。剖宫产分娩的产妇,6小时后可以翻翻身,按摩下肢、足部,促进血液循环。术后24小时内卧床期间,产妇行踝泵运动:由踝关节屈、内翻、伸、外翻组合而成的踝关节“环转”运动,每个动作维持3S。拔除尿管帮助产妇下床活动,有利于防止血栓形成。顺产后自觉无头晕、眼花等不适可下床活动,活动方法:先在床边坐5分钟,再站起5分钟在床边活动,产后4-6小时由家人陪伴去卫生间如厕,24小时后可医院的卧室随意轻微地活动,如产后康复操,下床行走等为小宝贝哺乳或换尿布。月子不是“卧”出来的
健康饮食,科学运动
走动是预防栓子,增强体质的真理!
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坐月子的常识
下面
附上我们的专家介绍
通讯员:冼肖媚
编辑:端州区妇幼保健院编辑部
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白癜风医院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