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ldquo心头血rdquo
2021-6-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前言:右心导管检查是肺高血压患者的重要检查手段,右心导管检查在测定心腔和血管压力之外,术中采集心腔和血管的血液进行血气分析(图1为先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导管术中吸氧前和吸氧后采集的血气试管),基于血气分析结果中的血氧饱和度,计算获得相应的肺血管阻力等参数,进行诊断、查找病因、评价病情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以便优化治疗。医院血栓中心利用一根导管优化了右心导管检查,减少“心头血”采集,彻底避免血氧饱和度的测量误差,真正保证了右心导管所测数据的准确性,保障诊治质量,而且简化操作程序,缩短操作时间,减少检查费用。图1先心病患者在右心导管检查中需要进行的吸氧前和吸氧后血气分析正文:我国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众多,部分患者未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发展为先心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右心导管检查不仅是肺动脉高压诊断的金标准,也是评价先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静脉异位引流等)肺循环阻力和体肺分流量的重要手段,是判断患者能否进行外科手术或介入封堵治疗的不可或缺的检查方式。右心导管检查是有创检查,术中获得的数据准确是保证患者选择适宜治疗的先决条件。因此,规范、高质量右心导管检查是医患共同的目标。当前,右心导管检查常规使用四腔漂浮导管,一些至关重要的用于评价病情严重程度的数据包括肺循环/体循环血流量、肺血管阻力等,依赖于术者在术中采集心房、心室、肺动脉、肺静脉及上下腔静脉等血液,通过血气分析测定这些部位的血氧饱和度进行综合计算得出。为确保血氧饱和度测定结果的准确,甚至需要在重要部位两次取血进行血气分析检测,再加上需要吸氧前和吸氧后分别采集,累计取血次数高达20余次,并且增加了手术操作步骤,增加了手术时间。更重要的是,血液采集、送检时间和血气分析操作等等这些步骤直接影响血氧饱和度测定的准确性,血氧饱和度用于计算重要参数比如肺血管阻力等,它的准确直接影响先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治疗决策。年10月23日,医院血栓中心开始将六腔漂浮导管应用于先心病患者(图2,图3)。六腔漂浮导管并不是新产品,主要用于重症患者或术后患者的监测。相比于常规的四腔漂浮导管,六腔漂浮导管有2大优势,一腔用于术中自动实时监测血氧饱和度(图4),无需采集血样,另外一腔可以自动测定心输出量,避免了人工注射生理盐水测定时不同术者技术差异带来的影响。图2六腔漂浮导管操作和检查图3术者不用频繁采血,只需等待导管自动测定医院血栓中心应用一根六腔漂浮导管,解决了先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导管术中多次采血的问题,简化操作步骤,缩短操作时间,且减少检查费用,提高手术安全性,最重要的是捍卫了右心导管检查获得数据的准确,避免检查误差导致对病情的误判,对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手术可行性进行准确评估,以免贻误治疗。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在医院血栓中心常规开展,已有数十名先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获益。图4先心病患者吸氧前和吸氧后的血氧饱和度(六腔漂浮自动测量)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肺高血压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ChineseJournalofCardiology[J].,46(12):-64.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