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零死亡山西全力救治新冠肺炎重症
2024/2/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医护人员正在为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在疫情防控这场遭遇战、阻击战、攻坚战中,尽最大努力实现确诊病人‘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目标。”省委书记、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楼阳生指示。肩负着重任的我省医务工作者,与死神赛跑,同病毒搏击,用精湛的医疗技术和细致入微的人文护理,拯救了一个个重症、危重症患者。
有一种泪叫做感激的泪
“你是我的救命恩人,你们做到的,父母也做不到。”2月21日,康复离开监护室的重症新冠肺炎小伙子眼含泪水,紧紧握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赵爱斌戴着防护手套的手说。
作为山西省医院,1月28日,山西省第一例新冠肺炎危重型患者转医院负压病房。“不惜一切代价,救治每一位重症、危重症患者。”院长董永康调集全院力量保障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书记郭永芳组织党员干部冲锋在前。
医护人员身着防护服准备进入隔离病房
能否守住“双零”目标,高龄危重患者的救治是关键。晋中转来的86岁张大爷是位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入院后情绪焦虑,抵触无创呼吸机等治疗,病情很快急转直下,只能插管上了有创呼吸机。赵爱斌带领团队不顾被传染的风险,日夜守在老人床旁,密切监护,滴定式救治,一天半就脱了呼吸机。拔管时,老人完全不配合,“家里的孩子们都在等着您回家,他们不能来看您,我们替您的孩子们尽孝。”老人泪水夺眶而出,开始配合。
要实现新冠肺炎“零死亡”,就一定要确保危重、重症患者的呼吸。呼吸衰竭是危重、重症患者面临的第一道难关。插管可以帮助患者渡难关,但对医生来说不仅面临分泌物喷出感染的危险,还要面对穿上厚重的隔离衣、两层口罩、三层手套、护目镜,蚕蛹般笨拙操作的考验。
2月21日两例重症患者出院,2月22日两例重症患者出院,连日来一批又一批重症、危重症患者转危为安……在过去的数十个日日夜夜,医院新冠肺炎危重症救治团队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确保危重症救治“零死亡”。
有一种治疗叫做先脱水
护士长叮嘱换班护士注意事项
来自平遥的危重症患者畅女士,十几天没吃东西,彻底绝望,她还患有高血压、哮喘病。但当转医院,液体进入到她身体时,她灼烧的肺部感觉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她觉得自己有救了。
让畅女士轻松的液体是:甘露醇与白蛋白交替使用,按照国家指南适量使用甲强龙。这是医院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范梦柏参照国家指南,结合非典后历次疫情经验,提出的重症患者肺脏脱水疗法。目前,这一方案已在集中收治的11例危重型、12例重型患者,共计23人身上使用,全部效果明显。
大同转来的郭先生刚来时说不活了,要跳楼,已经达到了气管插管的标准。重症团队评估后决定先搏一把。住院手续还没有办理,就先把脱水剂给郭先生静脉输入,同时积极给与心理干预。两小时后患者安静了下来,12小时患者利出了毫升水分,呼吸困难得到缓解。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中
在护理新冠肺炎危重症、重症患者时,医院采用的是24小时不间断,无缝交接,不但要全天候做好生活护理,床边还要有专人监护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数值变化。与患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