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2016-1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随着近年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未被诊断和治疗的DVT引起的肺栓塞(PE)的死亡率高达70%。因此,DVT和PE应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DVT和PE的发生。

病因: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异常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起远端静脉高压、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等临床症状,多见于下肢。静脉瘀滞、内膜损伤和高凝状态是DVT形成的三要素。

危险因素:

1、年龄

虽然DVT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会明显升高。

2、肢体长期制动

长期肢体制动、手术过程中长时间的仰卧或偏瘫引起的腘窝部的静脉血瘀滞一直被认为是引起DVT的因素。

3、恶性肿瘤

在DVT病人中,约19%~30%并存恶性肿瘤,在恶性肿瘤病人中约15%出现DVT并发症。其原因可能与肿瘤释放的物质直接或间接地激活了凝血系统,从而导致出血-凝血功能紊乱有关。

4、遗传高凝状态或有既往血栓病史

另外,过度运动从而导致血管壁损伤的人也属于静脉血栓的好发人群。

预防:

1、加强评估,做好高危人群宣教,劝其戒烟,避免高胆固醇饮食,给予低脂富含纤维素的饮食,控制血糖血脂,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2、抬高下肢,早期活动,促进静脉血液的回流。对大手术后的病人,应抬高下肢20°~30°,下肢远端高于近端。对多种DVT高危因素或高凝状态的病人,最有效的预防方法就是增加活动量,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术后24h就应开始做下肢抬高训练,不能下床者,应鼓励并督促患者在床上主动做足的跖屈、背屈及环转运动,不能活动者,可由家属被动按摩比目鱼肌和腓肠肌。

3、间歇或持续小腿气动压迫,分级压力袜或使用弹力绷带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备注:

1、本科室设备均可对外进行评估工作,可生成评估报告,如有需求,烦请与我科取得联系。

联系方式:

评定科何雯

Tel:-

Email:hewenjaln

.







































北京白癜风正规医院
白癜风初期能治好么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spm.com/ynywh/34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