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二胎时代高龄产妇,nbsp
2016-11-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据媒体报道,国家卫计委最新公布的全国妇幼卫生监测数据提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半年来,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出现升高趋势,年上半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18.3/1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30.6%。
增长竟然这么快?中六君诧异了,继续读下去:
据悉,广东省今年上半年孕产妇死亡率为10.38/10万,比去年同期也有所增加。专家分析,孕产妇死亡率的增加,跟全面二孩政策之下高危孕产妇的增多不无关系,但即使死亡率增加,孕产妇死亡的绝对人数并不多。
中六君好歹松了一口气,但是专家也提醒:
现实是今年上半年广州孕产妇死亡人数
已超过去年全年的一半
根据广州市卫计委提供的数据显示,广州今年上半年孕产妇死亡率为10.75/10万,比全国同期的孕产妇死亡率低7.55/10万,但是,跟广州市去年同期相比,也略有增加。广东省今年上半年孕产妇死亡率为10.38/10万,比广州市略低。有分析认为,这与全省的重症孕产妇救治集中在广州不无关系。
广州市卫计委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广州孕产妇死亡率低于全国水平,跟广州市实施的“母婴安康行动”有很大的关系。但由于“二孩”政策的实施,高危孕产妇增加,也使得孕产妇死亡率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
“虽然今年上半年广州的孕产妇死亡率增加了,但孕产妇死亡在广州并不多发,医院已经多年没有孕产妇死亡。”医院产科主任高羽指出,这几年广州每年孕产妇死亡人数在十例左右,总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
不过,今年的情况比较特别。高羽表示,产科学术交医院情况显示,今年上半年广州孕产妇死亡人数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一半,随着下半年分娩高峰的到来,“同行们预计,今年的孕产妇死亡人数肯定会超过去年。”
01
解读
血栓性疾病和内科疾病
引发的孕产妇死亡增加
医院产科主任高羽指出,孕产妇死因有两个特点:
一是孕产妇的头号死因是产后出血。其中,因头胎采用剖宫产,“追二孩”时疤痕子宫破裂导致产后出血,所占比例在增加。
二是今年新出现的动向。血栓性疾病和内科疾病引发的孕产妇死亡明显增加。这与高龄妊娠、二孩因素有关。
“高龄产妇采用辅助生殖技术时,因卵巢功能老化,使用的促排卵药物用量要比年轻女性多,加上可能因为受孕失败而多次尝试促排卵,导致卵巢受到过度刺激,”高羽解释,多次使用促排卵药,容易导致血液浓缩、血液粘稠,孕产妇发生“血栓栓塞性肺梗”的风险增高,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可导致孕产妇死亡。
三是随着年龄增长,高龄女性患有心脏病、慢性肾炎的比例较高,也会导致孕产期出现意外的风险走高。
02
高龄生产和疤痕子宫
死亡率变化两大主因
负责广东省孕产婴相关数据监测的是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该院妇女保健科副主任夏建红教授分析,从临床专业看,孕产妇死亡率的变化确实与二孩政策放开有一定关系,其中,两大原因是最主要的。
一是政策放开后,想生二孩的多为80后,她们生第一胎时剖宫产率相对较高,疤痕子宫情况多,二孩生育风险大,上半年临床处理危急重症多与此相关,这是因为疤痕子宫影响到受精卵着床位置不佳,胎盘植入发生率高,切子宫的风险也大,“而且之前在基层,剖宫产做不好的话,二孩疤痕子宫发生率高”。
二是六七成生二孩的孕产妇在35岁以上,属于高龄生产。高龄生产者,本身子宫等生殖系统经历的感染机会多,不仅面临难怀孕、易流产的困难,而且妊娠期的高血压、高血糖等合并症也增加,加大孕产妇危重率和死亡风险。
夏建红指出,另外,从产科服务能力来看,二孩政策放开前,产科就很忙碌;放开后,分娩生产量大了,但产科医师、护士没有增加;而再加上本身产科医护女性多,也要生一孩、二孩,使得服务能力更局促,也是导致孕产婴死亡率增加的可能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