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基础急性肺栓塞的溶栓时机选择指南
2016-11-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来源:心血管
(一)病史摘要及诊断:
患者老年男性(74岁),反复反复活动后喘憋1月。步行米即有喘憋发作,可伴出汗,静坐休息10余分钟后方可缓解,入院前1周加重明显。既往高血压10余年,血压最高/mmHg。10年前冠脉造影未见明显狭窄。
入院查体:肥胖,体重88Kg,血压/80mmHg,心率80次/分,心、肺未见阳性体征,双下肢无明显水肿,双侧对称。
入院心电图(图1):窦性心律,心率80次/分,Ⅱ、Ⅲ导联可疑病理性Q波,V4-V6导联ST段压低0.1mV。
图1
入院后急查:血气分析:PH7.,PCO.3mmHg,PO.1mmHg,SPO.7%
凝血功能:D-二聚体3.mg/L
心肌酶:TNT0.ng/mL,CK-MB4.29ng/mL
NT-pro-BNPng/L
高度怀疑肺栓塞,加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
拟进一步行CT肺动脉造影,检查室患者再次发作喘憋,血压下降至95/60mmHg,心率增快至次/分左右,无法进一步行CT肺动脉造影检查,转回病房抢救,面罩吸氧下复查血气分析示PH7.,PCO.4mmHg,PO.7mmHg,SPO.8%。
(二)诊断思路及流程:
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参照国际经验,推荐对怀疑急性肺栓塞的患者采取“三步走”策略,即首先进行临床可能性评估,然后进行初始危险分层,最后逐级选择检查手段明确诊断。对高危患者首选CT肺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对非高危患者如临床概率为中、低或可能性小,建议使用高敏法检测D-二聚体,阴性可排除急性肺栓塞,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和辐射。
1.临床可能性评估: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指出常用的临床评估标准有加拿大Wells评分和修正的Geneva评分。患者74岁女性,既往高血压病史,临床表现活动后喘憋,入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Wells评分及Geneva评分均为2分,为低危患者。
进一步血气分析提示低氧、低二氧化碳,D-二聚体明显升高,心电图可见Q波及ST段压低表现。高度怀疑肺栓塞可能。但随后出现喘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无法进一步行CT肺动脉造影。
2.初始危险分层对急性PE的严重程度进行初始危险分层(图1)以评估PE的早期死亡风险(包括住院死亡率或30天死亡率)。该患者血压下降至95/60mmHg,危险评估为高危。
3.指南指出:伴休克或低血压的可疑PE属可疑高危PE,随时危及生命,医院条件所限无法行CT肺动脉造影,首选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I,C),以发现急性肺高压和右心室功能障碍的证据。其流程如下:
患者无法进一步行CT肺动脉造影,行床旁超声提示右心扩大(图2右室内径48mm,右房内径42mm)
图2
(三)治疗:
1.紧急溶栓: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明确提出对于病情不稳定不能行CT肺动脉造影者,超声心动图证实右心室功能障碍足以立即启动再灌注治疗,无需进一步检查,如果发现右心血栓则更强化PE诊断。该患者有心扩大,右心室运动普遍减低,确认无禁忌症后,立即启动溶栓再灌注治疗。考虑患者体重较大,给予rt-PA10mg静推5min,90mg持续静脉滴注2h。溶栓2小时后患者喘憋好转,血压逐渐上升至/65mmHg,心率逐渐降至80次/分。次日完善CT肺动脉造影(图3)。
图3
2.序贯治疗:考虑患者检测INR困难,首选达比加群治疗,但国内达比加群剂量0.11g,患者体重大,存在剂量不足可能。次日给予低分子肝素+华法林过渡,INR达标后院外长期华法林口服治疗。2天后复查心脏彩超右心功能完全恢复(图4)
图4
洛阳心脏网长按指纹识别图中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效果好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做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