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栓塞症悄然跃入沉默杀手

2017-2-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近年来,静脉血栓栓塞症已成为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卒中的常见心血管疾病。昨日,医院骨科蔡林教授呼吁:“长期静坐人群、长途旅行没有及时补水人群和骨科大手术者,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极高危人群,应积极预防这个‘沉默杀手’。”

静脉血栓栓塞症曾被称为“经济舱综合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连续长途飞行后,就出现了左腿静脉血栓。蔡林介绍,血液高凝、血液流速缓慢、血管内膜损伤是造成血管内血栓的三大“元凶”,长期静坐人群、长途旅行没有及时补水人群,和前两个“元凶”都“扯上了关系”,易形成血栓。而骨科大手术后人群由于受到三大“元凶”集体威胁,临床治疗中往往被定义为静脉血栓栓塞的极高危人群。

静脉血栓的高发病率

数据显示,骨科大手术24小时内容易发生血栓,40%――60%的患者会在术后7-14天内发生深静脉血栓。医院院长田伟教授表示,静脉血栓栓塞症是骨科大手术后常见且后果严重的并发症,同时也是围手术期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尽管如此,由于其临床表现较为隐匿,静脉血栓栓塞常被临床医生所忽视。“近年来随着对该领域研究的深入以及相关国内外指南的发布,骨科大手术后需通过有效措施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率目前已成为骨科界的共识”田伟说。

据悉,膝髋关节置换手术,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另一极高危人群。术后患者如不接受抗凝剂治疗,40%至60%的患者会在术后7至14天发生深静脉血栓,约10%至30%的患者会发生易引起肺栓塞的近端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是一种猝死率极高的疾病,由于其症状非常隐蔽,患者往往在短时间内,从毫无症状到突然死亡。

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膝髋关节置换手术约有20万台,且数量每年都在增长,由于抗凝药物的使用率低于40%,导致不少术后深静脉血栓及死亡案例的出现,而欧洲抗凝药物的使用比例已达90%。

静脉血栓预防

预防方法包括基本预防、物理预防和药物预防。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开始时间和时限骨科大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发期是术后24小时内,所以预防应尽早进行。但术后越早进行药物预防,发生出血的风险也越高。因此,确定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药物预防开始时间应当慎重权衡风险与收益。

常用的几种预防方法:其中机械预防方法是最常见的,也就是国外采取的跳板装置,或充气长统靴,或电刺激化使静脉血流加速,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全发病率。电刺激预防法,不同于药物预防和机械物理方法,肌肉电刺激器利用脉冲对肌肉的刺激,使局部血流显著的增加,防止血液停滞,从而预防血栓的形成。此方法疗效快,效果显著没有副作用,在短期内就可达到期望值。

此外,长期静坐、长途旅行等人群应适当走动和适时补水。

采用通过科学的抗凝治疗和及时有效的术后预防护理,可以有效降低风险。此外,尽早就医、提高预防意识是治疗静脉血栓栓塞、防止猝死、减少血栓后遗症的关键,综合运用抗凝治疗、溶栓治疗、抽栓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显著降低血栓栓塞疾病的致死率、提高疗效。

Firefly复力飞电子脉冲贴通过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促进血液循环,有效预防静脉血栓,预防和治疗水肿,促进伤口愈合,缓解肌肉酸痛。

长按以下







































中医治疗白癜风费用
白癜风的治疗过程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spm.com/ynyyf/53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