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出行,警惕肺栓塞
2018-5-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假期出行警惕肺栓塞
本年度最豪华的长假正在进行中……怕各位看官太想念小编,我又定时来冒泡了!
国庆中秋八天乐,请问看官您在哪里乐?
阳光沙滩?宫殿古堡?还是麻将桌子?又或者正堵在拥挤的高速公路上发愁?……
想想还在值班的自己,
小编就开始控制不住“寄几”了
不过,在各种享乐的同时,小编想提醒各位看官,小心“杀手”找上你哦。
这所谓的“杀手”就是肺栓塞!
那么,到底肺栓塞是什么?今天,小编就陪你聊五块钱儿的……
肺栓塞是指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栓子包括血栓、脂肪、羊水、空气、静脉输入的药物颗粒、新生物细胞等。最常见的栓子是血栓,称之肺血栓栓塞症。
俗话说“病在腿上险在肺里”
当人长时间久坐、身体不活动,会使下肢静脉血液回流过慢,血液瘀滞,从而使下肢静脉血液发生凝固形成血栓。如突然站立或者是活动后,血栓有可能脱落,随着血液流动进入肺循环,造成肺动脉栓塞。
由于一开始发现的肺栓塞人群多为长时间乘坐经济舱的旅客,所以又称为“经济舱综合症”。
不过,“经济舱综合症”可不是坐经济舱所特有的。事实上,无论是坐飞机、火车或是巴士,甚至是在办公室里,只要是长时间坐着不动,下肢静脉都容易形成血栓,进而有发生肺栓塞的可能。
肺栓塞的高危人群包括
①创伤/骨折,外科手术后;
②下肢静脉疾病,如:血栓性静脉炎、静脉曲张引起的下肢静脉血栓等;
③制动,如:长期卧床、长时间乘坐交通工具、治疗性制动等;
④血小板异常,血液黏滞度过高;
⑤妊娠、口服避孕药;
⑥吸烟;
⑦全身性疾病,如:心肺疾病、脑卒中、恶性肿瘤、肾病综合征、肥胖等;⑧其他因素,如:置入假肢,脱水等。
肺栓塞的相关症状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从无症状到咯血、乃至猝死。
(1)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及气促,尤以活动后明显,为肺栓塞最多见症状。
(2)胸痛,包括胸膜炎性胸痛或心绞痛样疼痛。
(3)晕厥,可为肺栓塞的唯一或首发症状。
(4)烦躁不安,惊恐甚至濒死感。
(5)咯血,常为小量咯血,大咯血一般比较少见。
各位看官,出现以上症状要警惕肺栓塞的发生并立即就医!!!
“防”重于“治”
虽然肺栓塞的栓子可以来源于全身任何静脉系统,但最多的还是来自于下肢深静脉。所以要想预防肺栓塞,就要在生活中积极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1改善生活习惯:戒烟、控制体重,不要过度劳累。
2注意饮食健康,减少胆固醇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
3避免久坐。乘飞机、车船时要多饮水。一方面可以稀释血液,另一方面还可以借上厕所的时候活动下肢。建议每隔1小时起来活动10分钟,可反复做双侧足跟部上提的动作,以使腿部肌肉收缩。
4保持运动:要注意活动下肢。
长期住院卧床者,可以督促其定时翻身,能自主活动但不能下床者,可以在床上活动下肢膝关节和踝关节,并主动进行肌肉训练。(如图所示↓)
还可采取机械辅助,如弹力袜,加压泵等。
不能自主活动者,家属应每日做机体肌肉按摩,自下而上从小腿远端开始循序渐进,可加速下肢静脉回流。
注意:如果已经发生了深静脉血栓,不可按摩患肢,以免造成栓子的脱落!
对于曾有静脉血栓栓塞史的人群,如果出现腿疼、下肢无力、压痛、皮肤发绀或双下肢出现不对称肿胀,建议定期接受检查。
肺栓塞虽然凶猛,但还是可防可治的,让我们一起动起来,别给“肺栓塞”可乘之机!
更多好文推荐
气势汹“胸”,如何呵护您的肺?(气胸那些事儿)
气势汹“胸”,如何呵护您的肺?(气胸那些事儿)
听说水银体温计用起来很危险?!
压力定量气雾吸入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文中图文均来自网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