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指标科学解读32种体检指标解读
2019-1-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提醒:点击上面即可免费订阅!
血常规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通过血检,可以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比如贫血,血液系统疾病等。血常规检查比较简单,一般两个小时左右就能出结果。
检查项目
血红蛋白(Hb)
参考值
男性20-60g/L,女性0-50g/L
增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
贫血,出血等。
红细胞(RBC)
参考值
男性(4.0-5.5)×0×2/L,女性(3.5-5.0)×0×2/L
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贫血,出血等。白细胞(WBC)
参考值成人(4.0-0.0)×0×9/L增高各种细菌感染,炎症,严重烧伤,也可能是白血病。
降低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
血小板
参考值(00-)×0×9/L增高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状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恶性肿瘤,外伤,手术,出血,脾切除后的脾静脉血栓形成,运动后。
降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播散性红斑狼疮,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破坏增多,血小板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机能障碍,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进等。
网织红细胞计数
参考值0.5%-.5%增高溶血性贫血,大量出血,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应用时。
降低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参考值0.0-0.05(%-5%)增高细菌感染,炎症。降低病毒性感染等。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参考值0.50-0.70(50%-70%)增高细菌感染,炎症等。降低病毒性感染等。嗜酸性粒细胞
参考值0.-0.05(0.5%-5%)增高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等。降低—淋巴细胞
参考值0.20-0.40(20%-40%)增高百日咳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
降低免疫缺陷等。单核细胞
参考值0.03-0.08(3%-8%)增高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等。
降低—注意事项
.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2.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开始禁食2小时,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3.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4.抽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5.按压时间应充分。各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方可凝血。所以当皮肤表层看似未出血就马上停止压迫,可能会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渗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压时间长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倾向,更应延长按压时间。
6.抽血后出现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
7.若局部出现淤血,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可促进吸收。
听书系列精选
0听书《中国经典小说》合集
02听书《老人与海》合集
03听书《活着》合集
04听书《围城》合集
05听书《悲惨世界》合集
06听书《解忧杂货店》合集
07听书《追风筝的人》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