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治愈率大幅提升,这些你不知道的事
2020-11-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来源:国馆(ID:guoguan)
作者:国馆
一觉醒来,虽然确诊的病例数字还在上升,但是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看到拐点或已出现,并且治愈率大幅提升。2月8日,:判断拐点的统计方法各有不同,本平台通过分析“新增确诊+新增疑似病例合计:每日趋势”,拐点或已经在2月5日出现(见下图最高点)。
★2月8日,根据本平台数据统计,新冠肺炎治愈率持续大幅上升至5.93%,治愈率已经较死亡率2.09%高出3.84%;
以上数据来源:花语城小助手(huayuchengzhushou)到2月8日13:52:07,全国确诊的病例数已达例,治愈人数大幅提升至例。这些天以来,我的眼里只有确诊的病例数字,死亡的数字,治愈的数字......见了太多因为无知和傲慢,谎报,瞒报,不戴口罩,给病毒当帮凶的,心中只剩无数的愤怒与无力。以至于陷入病毒所带来的阴霾之中。可今天,当我跳出这一切,重新审视这一次的肺炎事件。却有了不一样的发现。灾难之下,除了攀升的数字,还有许许多多的小事在悄然发生。对,事情都很小,小到放在平时都不值一提。但,也不知道为什么,看着这一件件小事发生,我很不争气,哭了!01
这是一双抗疫护士的手。血痕道道。她叫胡佩,医院感染科的一名护士。你们知道吗?她,才22岁。当我们忙着擦着各种护手霜保养时,她呢?终日戴着手套,手套里有滑石粉,很不舒服。脱掉以后,还要浸泡在消毒液、洗手液之中。这么多天下来,本来白嫩的手,被腐蚀得不成样子。满是伤痕又如何?她依旧坚持在一线。什么白衣天使,这分明只是个孩子啊!可此刻,却学着大人的样子,穿起白大褂。义无反顾,肩负重责,拼了命与死神抢人。苦吗?苦!她也怕。但,所有的苦能换来国民安康,她觉得值。这就是中国医者:铁肩担道义,所为是苍生!02
她叫单霞。90后抗疫护士。左边是以前的她,右边是现在的她。原本长发穿防护服时,头发很容易漏下来,妨碍工作。为了方便穿防护服,节约时间救助病人。很多护士都剪了短发,也不去理发店,只是相互剪。有些才刚刚做了发型,一边剪一边心疼。但没人反对。而单霞,咬咬牙,狠狠心,选择最节省时间的方法:把头发都剪光。她的姐妹看她这样,都哭了。倘若是以前,她会哭,她也爱美。可今天,她反过来安慰别人:“头发没有了可以再长嘛,现在的首要问题是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尽力量去救更多的人。”看着她的照片,我沉默了许久。我一个大男人都不敢剪的光头,这个女孩哪来的勇气啊!思来想去,她交出来的何尝只是头发,连生命都早已交付。这便是一身白衣所赋予的力量。03
他叫张定宇。医院院长。和别人不一样的是,他患有渐冻症。简单来说,这是绝症,肌肉会逐渐萎缩到失去行动能力,最后呼吸衰竭而死。无药可救。留给他的时间,多则10年,少则5年。如今的他,即便系个鞋带都难,穿个防护服还得人帮忙把腿塞进去。但你依旧能看到,步履蹒跚的他奋战在一线,做事雷厉风行。他不仅要和时间赛跑,还要和病毒赛跑。“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妻子也不幸感染了。可他兵不卸甲,依旧在一线忙碌。忙起来,有时三四天都顾不上去看妻子。每每提及,他都潸然泪下:“我是医生,更是一个丈夫,却无法保护自己家人。”张院长啊张院长,你记得患病的夫人。你记得肩上之重责,悬壶济世。你记得护国于危难,救民于水火。可是,你却忘了,自己也是个病人啊!04
年前,一名武汉医生发了条微博。收到通知,他的假期全部取消。虽然很想回家,但他知道有比回家更重要的事情:抗疫。这天晚上,他给家里打了电话说,过年不回家。早已做好心理准备的他,心情一片平静。可当挂了电话后,家里小朋友打来了:“你给我们买的口罩,你也要戴好呀,不要传染了呀,要多吃饭身体好呀,等你回来我们再吃一次年饭呀。”听完这话,他的眼泪不听话了,哗哗往下掉。他说:“其实我也很害怕,但我必须装作成熟的样子冲在一线,给患者活下去的希望。”岂止是他,所有奋斗在一线的医生都是如此。想起杨绛说过一番话: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坚强,于是乎,在假装坚强中,就真的越来越坚强,这是真的。05
她叫谢晶晶。医院,要接收发热病人时,她第一反应是很害怕。前方等着她的是什么,她不知道。她只知道自己有个7岁的孩子和爸爸妈妈。“万一有什么事,爸妈只有我一个孩子怎么办,我自己的那么小的孩子又怎么办?”可她没有退缩,所有医生护士都没有退缩。她把孩子委托给老家的奶奶照顾,和丈夫一起加入了抗疫。一次和孩子视频,她听着那头的孩子说想她,看着孩子牙掉了,眼眶不自觉红了。“妈妈都不知道你的牙快掉了。”她,他们,有家、有亲人,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有喜怒哀乐。但在今天,他们明知病毒可怕,为了更多的小家,都舍弃了自己小家,奔赴一线。知者无畏,这是真的勇!06
这些天,我真的见了很多勇者。她叫刘洁,有个儿子和女儿。离家抗疫时,两个孩子紧紧抓着她的手不放,哭得不成样子。她和孩子们说:“别哭,妈妈是去外面打怪兽了,很快就回来。”此后毅然奔赴前线。她叫张旃。17年前请战非典,17年后瞒着家人请战肺炎。写下一封现代版《与夫书》,令人泪目。当年的小汤山非典医疗队也下了一封请战书。这次,他们要战肺炎。“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有的在回家路上,转头就回去武汉支援。还有一个医生,本来待在比较安全的上海。武汉封城后,他想进去帮忙却进不去。悄悄跟着其他医疗队的飞机准备进去,没想到被发现。失败后他便偷偷地跑到武汉临近的城市湖南。叫了辆的士到湖南湖北交界,再叫辆车进了武汉帮忙。他说,我要和我的同事一起战斗啊!这是中国医务人员们的缩影。病毒面前,我们拼了命想逃离,他们却选择不退。不计报酬,无畏生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07
这是一张刚脱下防护服的医生照片。笑容满面,可我却看得想哭。可能你不知道。这帮人每天都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由于防护服都是一体式,穿脱都不方便,所以这一穿就是一天。很多医护人员都穿着尿不湿工作,期间不喝水,不上厕所。密不透风,相当难受。寒冬腊月,而防护服里面的他们却是汗流浃背。但不管多热,他们都不能脱。短暂休息时候也穿着睡。一天工作下来,他们的脸是这样的。被口罩护目镜压出血痕。手是这样的,褶皱不堪。然而,第二天他们依旧在坚持。他们从未签下生死状,却无比执着。要保护好这座城市。只愿山河无恙。这辈子,他们拼过命了,为这片土地。08
疫情开始时,医务人员都挺苦的。每天都超负荷工作,疲惫不堪。医院不够医务人员住,这么窄的床,便两人挤一张。实在没有床睡的,搞几张行军床,再不然就在椅子上睡。还有的,直接睡地上。也没有被子。对他们而言,有的睡就挺奢侈了。恶劣条件下,他们都在牺牲很多休息时间来救治病人。有人累垮了,有人还在苦撑着。没有人有怨言!每天就是一个盒饭凑合,填饱肚子有力气便接着干。医院,除夕夜那晚,大家都忙到忘记是年三十。直到有个同事提醒,大家才意识到:自己这盒饭,是今年的团圆饭。除夕之夜,万家团聚,大家都吃好喝好。而医院里,有人在为这万家灯火,默默牺牲着。“我们在过节,他们在帮我们过关。”我们一直待的家中,是他们想回却不能回的地方。09
随着疫情升级,物资不够时,他们是真的省。不要命地省。为了省下防护服,他们坚持不喝水不去厕所。本来只能使用四个小时的口罩,他们咬咬牙,戴了好几天。像鞋套这些,他们都用自制的方式来解决。是真的不要命啊!这帮人当然知道,这有多危险。不是侥幸,也不是不怕。相反的,他们知道病毒多恐怖。更何况有15名感染医护人员的案例在前,他们当然怕。怕极了!可是,这帮人更怕华夏受制于苦难,怕对不起一身白衣,怕死神带走更多人。所以,他们选择逆行,奋不顾身。在防护服上写下各种标语。为自己,为同事,也为病人打气:“别怕,加油!”有人说医生是高危行业。我只想说,他们岂止高危!为了和死神抢人,他们一只脚已经迈入了地狱。“大圣此去欲何?”“踏南天,碎凌霄。”“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10
他叫胡明。医院一名医生。得知好兄弟因为连日救治患者不幸感染,病情危重。他崩溃了。几十年来,天天面对生死,他已经极少出现情绪波动。没曾想,战友倒下后,他泣不成声。铁汉落泪,是真悲伤!可哭完,他没有懈怠。擦干眼泪,病人还要继续救。所谓医者,便是如此。哪怕前方万般险阻,哪怕身旁战友倒下。即使预见所有悲伤,依然愿意前往。“虽千万人吾往矣!”11
武汉封城第一天。早已86岁老专医院。因为走路喘气,他坐着轮椅出诊。当天一上午就看了30多位病人。他说:“一辈子看病,看习惯了,很习惯看病,很习惯救命。”“你说我一辈子,不就为了病人嘛。”老教授啊,您本可以在家享天伦之乐的啊。如今却重新披甲上阵,我真不知如何感谢。辛苦了,谢谢您。隔着护目镜,看不清您的脸。可我却看见了你眼里的光,那么耀眼。一定会照亮这片漆黑的夜。12
几天前,医院完工。这座3医院,仅仅用了10天完工。而且毫不敷衍,看看这病房就知道。图片|中国军网、新华社这放在国外,得好几年才能建成。生于中国,我真的从来都没有羡慕过外国的月亮。若有来生,还入种花家。其实从一开始要建火神山的时候,我都坚定相信我们能行。因为中国速度背后,有一群默默付出的小人物。听闻火神山开工,附近的工人纷纷舍弃假期赶来帮忙。他们披星戴月,日夜兼程。累了,就原地休息一下。不管在哪,他们都能睡。没地方坐着,那就站着吃饭。条件很艰苦。很多人每天工作20多个小时。所有人都很困,很累,但没人抱怨,都在撑着。有个工人骨折,找了两个钢片,用创可贴包扎了一下就接着干活。不光工人,子弟兵也驰援武汉。七千多人,都在与时间赛跑,为医者争取时间。还有,还有许多人都在尽自己绵薄之力。河南两位货车司机得知一批货要运往火神山,便主动请缨。无偿运到后,便自行隔离。期间一直刷新闻看哪里需要帮忙就去哪里。一位80后网店店主,捐了张板凳。那是他一个月的销量。一名工人在得知建设消息后,瞒着家人买了车票到这来。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干了五天后,将工资全部捐出。还有很多很多......你说到疫区他们怕吗?怕啊!有工人甚至都立下了遗嘱:如果自己有万一,让儿子朝武汉方向磕个头就行。可是,此刻他们只想打赢这场仗,不惜代价!人们总说,中国是基建狂魔。可我想说,哪有什么基建狂魔。分明是一群籍籍无名的普通人,夜以继日拼出来的成果。“苟利国家生死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这便是最好的答案。13
几天前,山东日照一个派出所里。一位环卫工大爷把现金和一张纸条留在民警桌面上,没说啥,转身离开。等民警反应过来后,大爷已经走远。那张纸条上歪歪扭扭写着:“急转武汉防控中心,为白衣天使加一点油,我的一点心意。”——东巷环卫可能对于出入CBD的人们而言,这只是他们一两个月的工资。但对于大爷,他得起早贪黑,缩衣节食无数个日夜才能攒下这笔钱。大爷,武汉谢谢您,可这钱真不能收。14
浙大一院急诊室里。一名小男孩把一个信封放在护士桌面上后,立正敬礼,说:“你们辛苦了!”之后鞠了个躬便小跑离开。等到护士打开时发现,信封里有9张元和5张20元。还有一封感谢信,信上歪歪斜斜写着:亲爱的医生,护士们,看你们每天奔走在疫情的前线上十分辛苦,我也想出一份力,这些钱就是我的一份心意,希望你们能收下。何为少年?这便是!想起鲁迅先生一段寄语:愿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当下的中国,少年们做到了。少年强,则国强。在他身上,我看到未来,也看到了希望。15
江苏一个小村庄里。73岁的徐阿婆听闻武汉疫情,带着元到村委会捐赠。同村的都知道,阿婆平时以捡垃圾为生,攒钱真不容易。说啥也不愿收。谁知,阿婆急了,眼泪当即流了下来,哭得声嘶力竭。她太想尽自己一份力,帮帮武汉。每当看到这样的事情,我总是泪眼婆娑。明明自己已经过得很苦,怎么这么傻,还有空管别人?思来想去,这哪是傻,分明是对这片土地,对同胞爱得深沉。不止前线的人们在奋战,后方的这些小人物,也在负重前行。16
安徽一个派出所里。一名小伙搬了个口罩,放在桌面上后说了句:“你们辛苦了。”随后转身就跑。民警急忙追出去道谢时,小伙挥挥手就跑远了。两名民警向着远去的身影,笔直敬了个礼。个口罩,不多,却足以温暖这寒冬。有这么一群无名之辈在后方支撑着,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没理由不赢!17
女军医彭渝偷偷瞒着家人奔赴前线。她的丈夫看到别人发的机场照,才得知她已经出发。一通电话打过来,两人大吵一架。同为军人的丈夫埋怨她隐瞒一切:“连看一眼的机会都没有,你就这样奔赴前线。”通话不欢而散。几天后,冷静下来后,丈夫发来信息:“你是我妻也是战友,无比牢记初心如磐,使命在先,盼早日凯旋。”看到信息时,她的泪水一直在眼里打转。而此时,她已经连轴工作了14个小时。身已许国,心已付卿。待山河无恙,再与君团聚。18
这样的感动,我实在看了太多太多。前线的护士哪怕再怎么想念孩子,也只能远远看着孩子。一整个过年,这些人都没回家,想女儿,只能隔空拥抱。哪怕在同一栋楼工作,医生夫妻的见面时间也只有短短几分钟。原定举行婚礼的两人因为疫情取消。一个是护士,一个是军人,隔空举行婚礼后,又匆匆回到前线继续战斗。驰援武汉的医生和年迈的父亲相拥后离去。医生抗疫多日没回家,2岁儿子在电视上认出他,懵懂的他一直对着电视喊“爸爸”。还有太多讲不完的感动。每每看到,我的眼角总会不自觉湿润起来。他们所作所为,不为别的。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以前我总觉得做这事的,一定得是伟人。今天我被狠狠打了脸。这么一帮无名的小人物也可以!19
记得年前回老家过年时,我在车上看完了《非典十年祭》。看着窗外漆黑一片,莫名陷入了恐惧。我太害怕了。
害怕17年前的梦魇重演;
害怕身边美好悉数消逝;
害怕自己无能为力面对......
可如今,看到这么多无名之辈,这么多感动的小事,我不怕了。
爱比病毒蔓延得快太多了。
因为有这些人,我所有的害怕都不会再发生了。
几天前,我妈说,潮汕的神明很快就会来消灭病毒了。
之后拜神,本不信神的我总会向神明祈祷,愿灾厄早日消除。
可后来,我看到了一个视频:
钟南山眼带泪花,说: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看着钟南山,我也忍不住红了眼眶。什么神明啊!哪有什么神明!这世间,从来都是我们这帮凡人在创造奇迹啊!是每一个舍生忘死的医务人员;是每一个不知疲惫的建筑工人;是每一个任劳任怨的子弟兵......是每一个戴好口罩,每一个闭门隔离的我们。所有人都在创造奇迹!等此战过去,多年以后,我们可以骄傲告诉子孙后代:你爷爷(奶奶)我,曾在那年做过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帮这片土地赶走了很可怕的病毒。而此刻,我无比相信:武汉的天快亮了,中国快熬过去了。很快,阴霾散尽。很快,山河无恙。很快,春暖花开。很快,我们就可以摘掉口罩,伴着阳光,和心爱的人走上热闹的大街。等到那时,别忘了,好好谢谢这些滚烫的普通人,为他们点个在看吧!也谢谢熬过苦难的自己!作者:国馆,来源:国馆(ID:guoguan),一个有品有内涵的公号。用文化修炼心灵,以智慧对话世界,在这里,重新发现文化的魅力。
正能量∣成就每个人的生命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