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报告经桡动脉途径支气管动脉栓塞治
2016-12-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中华放射学杂志,,49(05):-
患者
男,43岁。间断咯血17年,胸部CT见支气管扩张、肺大泡。年3月因大咯血经股动脉途径行支气管动脉造影,见双侧支气管动脉增粗、紊乱,右侧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用~μm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双侧支气管动脉后出血渐停止,出院后未再咯血。年9月8日患者因再次大量咯鲜血2h入院,咯血总量约ml。胸部体检可闻及散在的干、湿啰音。胸部X线片及CT检查示肺气肿、双侧多发支气管扩张伴感染,左肺膨胀不全并多发肺大泡形成,双侧胸膜肥厚。入院后,给予内科治疗,症状无改善,遂转入我科行介入治疗。患者转入时表现为咯血及严重喘憋,24h咯血量约ml,指氧饱和度波动在90%左右。
术前患者右手Allen试验阳性[1]。使用Cordis(美国强生)桡动脉穿刺套装穿刺右桡动脉成功后,在超滑导丝引导下将5.0FMIK导管头端置入降主动脉,于胸5至胸6椎体水平分别行双侧支气管动脉造影。结果示右侧支气管动脉与肋间动脉共干,支气管动脉分支增粗、紊乱,原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再通,右侧第1、2肋间动脉分支参与供血(图1);左侧支气管动脉明显增粗、紊乱(图2)。经MIK导管引入2.7FProgreat微导管(日本泰尔茂公司),用~μm明胶海绵颗粒(杭州艾力康公司)分别栓塞双侧支气管动脉。栓塞后造影右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干近端显影,远端未见显影(图3);左支气管动脉仅近端显影(图4)。交换猪尾导管于升主动脉行主动脉弓造影未见其他支气管供血动脉。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未再咯血,7d后出院。
图1右侧支气管动脉与肋间动脉共干(↑)、肺动脉瘘、肋间动脉参与供血
图2左侧支气管动脉增粗、紊乱(↑)
图3栓塞后造影显示,右侧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干近端显影,远端未见显影
图4栓塞后造影,左侧支气管动脉仅近端主干显影
讨论
对于内科治疗无效又无外科手术指征的大咯血及反复咯血患者,首选血管内栓塞术进行治疗[2]。股动脉具有血管直径粗、路径较直的特点,由此插管可到达全身各部位的血管,为最常用的血管介入操作入路[3]。但股动脉穿刺相关并发症多,术后卧床时间长[4]。年Kiemeneij等[5]首次选择桡动脉作为入路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取得了成功。目前该项技术作为股动脉入路技术的补充,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使用,尤其对发自锁骨下动脉的病变血管处理具有独特优势,但作为独立入路处理支气管供血动脉则较少采用。
本例患者转入我科时大咯血伴严重喘憋、术中不能平卧。因此,选择桡动脉途径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并获得成功,说明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其成功的关键为术前依据原血管造影片明确了支气管动脉位置,术中较易插管。笔者认为该技术的适应证为:(1)肺功能较差、不能耐受长时间卧床者;(2)双侧股动脉和(或)髂动脉存在严重迂曲、狭窄甚至闭塞者;(3)术前CTA明确锁骨下动脉分支参与支气管供血者。而对于支气管动脉开口异常、存在多支供血、锁骨下动脉和(或)主动脉弓过于迂曲者,经桡动脉途径操作难度大、处理困难。故术前CTA检查了解支气管供血动脉(支气管动脉和其他供血动脉)的开口位置、走行,可导引术式及导管的选择,提高该技术的手术成功率。但是,本例患者因病情危重及客观原因未能急诊行CTA及支气管镜检查,还是有一定的风险。
该项技术具有穿刺动脉位置表浅,操作相对简单,术后易于压迫止血,无须卧床休息,恢复快等优点;但桡动脉较为细小,术中易发生痉挛,术后易出现闭塞。虽然桡动脉闭塞1个月左右多能自行再通,只有少数患者成为永久性闭塞[6],但仍需引起注意。因此,术前对手掌供血进行Allen试验检查,了解手掌的侧支循环状况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李晓光,杨宁,潘杰,等.经桡动脉途径行下肢动脉造影的可行性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3(7):-.
[2]许国辉,李政文,吴戈,等.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远期疗效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44(2):-.
[3]徐霖,杜恩辅,李小力,等.经桡动脉途径行原发性肝癌动脉内介入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45(2):-.
[4]张晓波,杨宁,刘巍,等.经桡动脉途径行全脑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42(8):-.
[5]KiemeneijF,LaarmanGJ,deMelkerE.Transradialarterycoronaryangioplasty[J].AmHeartJ,,(1):1-7.
[6]KotowyczMA,DzavíkV.Radialarterypatencyaftertransradialcatheterization[J].CircCardiovascInterv,,5(1):-.
白癜风多久能治好北京治白癜风的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