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误区产后康复保健切勿太迷信
2017-1-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从社会学和医学的角度来看,“坐月子“是协助产妇顺利渡过人生生理和心理转折的关键时期。然而,五花八门的“坐月子”习俗中难免会有误区存在。小编整理了我院妇产科专家“坐月子”的误区解读。对号入座!您的“膝盖”中了几箭呢?哦!您还没经历过!那就收藏起来吧,不要太赞小编“油菜花”!
误区一:不能刷牙传统观念中,月子里刷牙是禁忌
新妈妈每天食用大量高蛋白食物,残存在牙缝里的食物易发酵产生牙周炎等疾病,并引起口臭、溃疡等。
1、月子里应该坚持天天刷牙,可选择孕妇适用的软毛牙刷,用温水刷牙,并且刷牙时不要太用力。
2、产后牙齿有些松动,可以适当补充钙剂。
3、每天早晚和睡前各刷一遍,如果有吃夜宵的习惯,吃完宵夜后可漱口或再刷一遍。
误区二:只能卧床休息传统观念中,新妈妈在月子期间除了必要上厕所等情况外只能卧床休息。
产后长期卧床,会使得肠蠕动减弱。一些月子习俗常常使得产妇的饮食里缺乏纤维素。这些都容易造成产妇便秘。如果较长时间不活动甚至长期卧床,血液很容易在下肢静脉等血流缓慢处凝集,形成下肢静脉血栓,出现下肢浮肿、疼痛的症状。如果下肢静脉血栓发生脱落,随血流运动回到心脏,可能会阻塞肺部血管,造成“肺栓塞”。危及生命!
1、产后24小时适当卧床休息,注意下床活动
2、保证每天有10个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
3、起床时不应过快过猛,产后6-12小时就可起床轻微活动,产后第二天便可在室内随意走动有利于体力恢复,同时预防便秘和尿潴留
误区三:“应忌口”、“菜越淡越好”传统坐月子的习俗里是不允许吃水果的,牛羊肉、鱼虾类和其它腥膻之物都不准吃。
1、由于产后出汗多,乳腺分泌旺盛,产妇体内容易缺水和钠盐;因此,产后不应少吃盐,但也不宜吃盐过多。
2、产褥期应该常喝些鸡汤、排骨汤、鱼汤和猪蹄汤,以利于泌乳,但同时也要吃肉。
3、产妇在月子里容易发生便秘或排便困难,而水果中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可促进肠蠕动,利于产后通便。
误区四:不能碰生水现在只有一些落后地区还流行着碰水容易着凉,以后老了就会酸痛的观念
产妇分娩时要出大汗,产后也常出汗,新妈妈要哺乳,常常弄得汗湿内衣和胸罩,加上可能会溢乳,会阴部恶露未排净,如果不洗澡的话反倒为细菌、病毒提供入侵和繁殖的途径,导致感染。因此,新妈妈产后更应该讲究个人卫生。可以洗头洗澡,但要注意采用淋浴,不宜洗盆浴,勤换内衣。
误区五:“捂月子”产妇需要用围巾把头裹严实,还得穿上厚厚的衣服,盖上厚厚的被子,认为这是怕新妈妈和婴儿受风、受寒致病。
1、产妇坐月子期间,必须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2、天气太热,可以开空调、电扇,但不要对着人吹。
3、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换衣,防止产后感染。
4、妈妈的衣服要宽松,不要太紧。
5、房间需要有阳光照射。
6、分娩后过段时间就应到室外活动。
温馨提醒:
产后三天营养补充
顺产后的三天该如何补充?答:1、充足的水分:促进利尿,补充分娩后大量出虚汗流失的水分
2、食物柔软:促进消化,迅速补充体力恢复
3、适量喝汤:通过宝宝的吸吮,促进乳腺管的通畅,促进泌乳
手术后三天该如何补充?答:1、术后禁水、禁食6h,进食不会引起腹部胀气的流质
2、第二天由医生根据排气情况更改饮食,未排气吃半流质;排气吃普食
3、第三天基本都可吃普食,但应避免不易消化的煎炸食物、刺激性食物
坐月子饮食“三不要”
1、寒凉生冷食物:容易导致消化吸收功不良,并且不利于恶露的排出和淤血的去除
2、辛辣温燥食品:辣椒、大蒜、胡椒、酒等食品,容易耗气损血,使产妇上火,出现口舌生疮,并易导致便秘,进入乳汁后对婴儿也不利
3、刺激性食品:浓茶、咖啡、酒等,会影响睡眠及胃肠功能,对婴儿也不利
专家推介
麦碧荧副主任护师
护士长,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年6月至今担任产休区护士长,从事护理管理工作,具备了一定的护理管理经验。医院妇产科进修。曾多次获得中山市优秀护士、中山市小榄镇优秀护士、年度工作考核优秀等光荣称号。任职期间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发表护理专业论文8篇,获中山市科研新技术、新项目奖励项目1项。
我院产后康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