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年人更易患静脉血栓

2017-2-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咨询

  您好,我妈今年70岁了,平常身体还算健朗,可是不知为什么,最近的一天早上起来左腿却忽然发肿、疼痛,去医院一检查,医生说是下肢静脉血栓,医生好像说老年人容易患此病。我想知道静脉血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得呢?

  回复:您好,所谓静脉血栓,是指静脉血液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凝固,形成血块堵住血管造成的。举个例子来说,血管就如同水管,当由于某些原因导致水中的物质沉积时,就会形成颗粒甚至块状物,当这些物质的体积足够大时,就会堵塞水管导致水流不能顺利通过。同样的道理,当血液出现凝固,最终堵塞血管,造成下肢静脉回流受阻,从而造成下肢出现肿胀,这就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过程。

  造成静脉血栓的因素很多,临床上常见的有三个,分别是静脉内皮损伤、静脉血流瘀滞和血液高凝状态。静脉血栓的危害性其实是很大的,其中最严重的就是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容易使人猝死。然而,在临床上,往往只有10%~17%的静脉血栓患者有明显的症状。包括下肢肿胀,局部深处触痛和足背屈性疼痛。也就是说,几乎80%以上的人对静脉血栓的形成不会有太明显的感觉,一旦发现往往已经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

那么,为什么说老年人更容易患静脉血栓呢? 

  首先是从年龄上来说,老年人由于年龄逐渐增大,身体各项机能都会有所下降,这其中不仅包括我们常说的骨骼、肌肉等,也包括血管的老化,如老年人的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促凝物质增加而抗栓物质减少,从而使静脉血液更容易发生凝集而形成血栓;再如40岁之后,随着年龄增长,体内的血浆抗凝血酶的含量会逐渐降低等等。除了这些生物因素之外,老年人一般喜静,户外活动少,不能很好的激发小腿的肌肉泵作用,促进血液回流等等,这些因素都会成为老年人患静脉血栓的不可忽视的隐患。

  需要提醒您的是,静脉血栓急性期需高度重视,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血栓刚刚形成,与血管壁的结合还不太牢固,容易自然脱落;二是其他外力导致的血管内壁压力增大时,也容易导致血栓脱落。一旦血栓脱落在没有静脉滤器的保护下,脱落的血栓随血液流至肺动脉,从而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造成肺栓塞,使人出现胸闷、胸痛、咳血、呼吸困难,甚至晕厥、休克以至猝死的严重后果。

  不过,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年轻人患静脉血栓的数量也呈现上升趋势,所以只能说老年人更易患静脉血栓,如果在生活中不注意调节身体,那么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静脉血栓的受害者。

医院周围血管科

官方

医院周围血管科官方网站:









































北京白癜风到底能治好吗
北京看白癜风上那个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spm.com/ynyys/53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