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仁康复大讲堂如何预防要命的下肢深静脉
2018-4-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为提高护士预防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知识和护理水平,促进其护理行为更加的规范化,年11月2日下午,我院在20楼会议室举行了关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培训。
相信通过本次的培训活动,我院的医护人员掌握了更加精细化和和规范化的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知识,进一步提高诊疗和护理水平。
那么,下肢深静脉血栓究竟是什么
静脉血栓栓塞症(VET):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所致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静脉,以下肢深静脉为多。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又称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常见病,是指静脉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血管内的凝结。此病可遗留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淤滞性溃疡等。
临床表现
重点!如何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形成后的措施
形成前的预防
1、加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患者的警惕性,如:他形成的病因、后果、危险因素、常见症状。
2、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尽早下床:
①被动运动:卧床、术毕即可按摩比目鱼肌和腓肠肌、踝关节被动运动。
②主动运动:卧床开始、清醒后或术后6h:
a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坐位或卧位伸直膝关节):50~次/组,根据病人情况3~4组/d或5~10组/d,双下肢同做。
b主动做足踝关节旋转运动:方法同前,主动、用力、最大限度、反复的屈伸踝关节加踝绕环,30次/分。
c如病情允许可做膝关节伸屈运动。
形成后的措施
1、绝对卧床休息10~14d,抬高患肢20°~30°、制动,禁止按摩、热敷、理疗及避免做剧烈运动,避免用力排便,以免造成栓子脱落,并发肺栓塞。
2、观察下肢肿胀程度及皮肤温度、色泽及足背动脉搏动,每日测量并记录患肢不同平面的周径并记录,以判断疗效。
3、每日做1次小腿腓肠肌的扪诊检查,如有压痛,可做腓肠肌局部压痛(Homans征),阳性者提示腓肠肌静脉丛有血栓形成。
4、行溶栓病人观察:穿刺处、皮肤粘膜、口鼻、消化道及颅内出血征象等等。
5、肺栓塞(PE)症状:观察有无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出汗、咯血、休克、晕厥等肺栓塞(PE)症状。
胡长林
主任医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国家二级教授
神经内科主任
门诊时间:周二全天
从事神经科40年,临床上有深厚理论基础与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对脑血管病研究有很深造诣。任全国多种杂志编委,先后获国家级、省部级、市级1、2、3等科技进步奖8项,培养并毕业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42名。在各级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主编、参编神经科著作10余部。30余年来在重庆医科大学的辛勤工作,为重庆市、四川省、乃至全国的神经科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总编:刘苏副总编:虞乐华、周荣彬、赵阳
主编:李雪松编辑:陈川
长按图片识别山东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哪有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