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医考巴巴试题库呼吸系统
2016-10-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第九单元
肺血栓栓塞症
1.广泛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严重的并发症为
A.下肢溃疡
B.肺栓塞
C.下肢浅静脉曲张
D.伴动脉痉挛、肢体缺血
E.腔静脉阻塞
2.男性,66岁,持续性呼吸困难10小时,3个月前曾发生股骨颈骨折。发现高血压病10
年。体检:T36.5℃,BP90/60mmHg,颈静脉充盈,P2亢进,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和
心包摩擦音。心电图:电轴右偏,SⅠQⅢTⅢ。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增高,血清肌酸磷酸
激酶同工酶(CK-MB)正常。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肺动脉栓塞
B.急性心肌梗死
C.急性心包炎
D.主动脉夹层
E.胸腔积液
答案与分析
1.[答案]B
[考点]肺栓塞的危险因素
[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如脱落进入肺动脉,可引起肺栓塞,大块肺栓塞可致死,为下肢
深静脉血栓最严重的并发症。
2.[答案]A
[考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
[分析]该老年男性病人,3个月前发生股骨颈骨折,肯定活动会减少,10小时前持续性
呼吸困难,查体见颈静脉充盈,可能出现右心功能不全,心脏无杂音可除外心脏瓣膜病,从以上表现,结合心电图改变支持肺动脉栓塞,虽然LDH增高,但CK-MB正常,心电图也无心肌梗死改变,不支持心肌梗死,因此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肺动脉栓塞,其疾病均可能性很小。
第十单元
呼吸衰竭
1.以下哪种疾病不是慢性呼吸衰竭的病因?
A.重度肺结核
B.肺间质纤维化
C.尘肺
D.胸廓畸形
E.严重感染
2.呼吸衰竭严重缺氧可导致机体内的变化,下列哪项错误?
A.可抑制细胞能量代谢的氧化磷酸化作用
B.可产生乳酸和无机磷,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C.氢离子进入细胞内引起细胞内酸中毒
D.组织二氧化碳分压增高
E.体内离子转运的钠泵损害,引起细胞内高钾
3.呼吸衰竭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A.呼吸费力伴呼气延长
B.呼吸频率增快
C.呼吸困难与发绀
D.神经精神症状
E.双肺有大量湿啰音
4.诊断慢性呼吸衰竭最重要的依据是
A.有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
B.意识障碍伴球结膜水肿
C.SaO2<90%
D.PaO2<80mmHg,PaCO2>50mmHg
E.PaO2<60mmHg,或伴PaO2>50mmHg
5.呼吸衰竭时下列检查中哪项不符合慢性呼吸性酸中毒表现?
A.PaCO2上升
B.pH可正常或降低
C.3[HCO]-上升
D.SB>AB
E.CO2结合力上升
6.引起Ⅰ型呼吸衰竭的常见病因是
A.肺部广泛炎症
B.慢性支气管炎
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D.肺源性心脏病
E.上呼吸道阻塞
7.Ⅱ型呼吸衰竭,有严重的二氧化碳潴留,以下哪项变化是不正确的?
A.呼吸性酸中毒
B.脑血流量降低
C.肾排泄碳酸氢盐减少
D.神志障碍
E.颅压升高
8.Ⅱ型呼吸衰竭最常见于下列哪一种疾病?
A.大叶肺炎
B.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D.ARDS
E.浸润型肺结核。
9.关于呼吸衰竭的治疗,下列哪项不正确?
A.增加肺泡通气量才能纠正呼吸性酸中毒
B.采用PEEP方式有利于改善通气功能
C.呼吸兴奋剂可用于有呼吸肌病变及肺间质纤维化的患者
D.氧疗应使PaO2在60mmHg以上,SaO2为90%以上
E.在合并心衰时,如有血氧饱和度上升,则有使用利尿剂指征
10.慢性呼吸衰竭缺氧明显伴二氧化碳潴留时,采用氧疗的给氧浓度,下列哪项正确?
A.小于25%
B.小于35%
C.小于45%
D.小于55%
E.小于65%
11.女性,58岁。反复咳嗽、咳痰、喘息32年,加重3天。查体:桶状胸,双肺满布哮鸣音,血气分析PaOmmHg,PaCOmmHg。此时该患者呼吸功能检查结果最可能的是
A.VC正常、FEVl%正常、RV/TLC<40%
B.VC降低、FEVl%正常、RV/TLC<40%
C.VC降低、FEV1%增加、RV/TLC>40%
D.VC正常、FEVl%降低、RV/TLC>40%
E.VC降低、FEVl%降低、RV/TLC>40%
12.患者,女,60岁,慢性咳喘18年,加重一周,血气分析结果如下:pH7.35,PaOmmHg,
PaCOmmHg,AB42mmol/L,血钾2.8mmol/L,血氯80mEq/L,考虑诊断为
A.代谢性酸中毒失代偿
B.呼吸性酸中毒失代偿
C.呼吸性酸中毒伴代谢性酸中毒
D.呼吸性酸中毒伴代谢性碱中毒
E.呼吸性酸中毒代偿期
13.男性,62岁,咳嗽气喘40年,5年来间断加重。一周来咳喘、痰多伴嗜睡。血气结果
显示:呼吸性酸中毒伴代谢性酸中毒。下列治疗方法中哪项不正确?
A.静点5%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
B.增加输液量,促进酸性代谢产物排出
C.提高通气量,给予氧疗
D.应用抗生素药物控制感染
E.纠正电解质紊乱
(14~15题共用备选答案)
A.PaO2为50mmHg,PaCO2为40mmHg
B.PaO2为55mmHg,PaCO2为55mmHg
C.PaO2为65mmHg,PaCO2为40mmHg
D.PaO2为70mmHg,PaCO2为40mmHg
E.PaO2为70mmHg,PaCO2为45mmHg
14.符合Ⅰ型呼吸衰竭的动脉血气标准是
15.符合Ⅱ型呼吸衰竭的动脉血气标准是
答案与分析
1.[答案]E
[考点]呼吸衰竭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分析]慢性呼吸衰竭是指一些包括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肌肉系统、胸廓骨骼等
疾病,引起呼吸功能逐渐损害,最终不能维持正常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由于机体组织缺氧、体内二氧化碳潴留等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功能、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但临床上以支气管-肺部疾病为最主要病因,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肺结核、肺间质纤维化、尘肺等。其次为胸廓病变,如胸廓畸形、大面积胸膜肥厚、胸廓改形手术等。因此,本题A、B、C、D四个选项均是慢性呼吸衰竭的常见病因。感染并非是直接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因,但感染可能导致肺间质纤维化、肺血管阻力增高等,诱发呼吸衰竭加重。
2.[答案]E
[考点]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
[分析]呼吸衰竭严重缺氧时可抑制细胞能量代谢的中间过程,如氧化磷酸化作用、三羧
酸循环、有关的酶活动等,产生乳酸和无机磷,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并使组织二氧化碳分压增高;由于体内离子转运的钠泵损害,使细胞内钾离子转移至血液,导致高血钾症,故选项E的提法是错误的。又由于钠和氢离子进入细胞内,可引起细胞内酸中毒。
3.[答案]C
[考点]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
[分析]呼吸衰竭时,除引起慢性呼衰的原发疾病症状、体征外,主要是缺O2和CO2潴
留所致的呼吸困难和多脏器功能紊乱的表现。发绀是缺O2的典型表现。
4.[答案]E
[考点]慢性呼衰的诊断
[分析]慢性呼衰的诊断,除根据原发疾病症状、体征以及缺O2及CO2潴留的表现外,
动脉血气分析是确诊呼吸衰竭的重要依据。慢性呼衰典型的动脉血气改变是PaO2<
60mmHg,伴或不伴PaCO2>50mmHg,临床上以伴有PaCO2>50mmHg(Ⅱ型呼衰)常见。
5.[答案]D
[考点]呼吸衰竭的酸碱平衡失调概念
[分析]呼吸衰竭时出现慢性缺氧、CO2潴留、PaCO2增高,导致慢性呼吸性酸中毒,在
血气检查时可表现为:PaCO2升高,3[HCO]-代偿性上升,早期pH可正常、此后下降,CO2
结合力上升、AB>SB。本题选项D与临床表现不符,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6.[答案]A
[考点]Ⅰ型呼吸衰竭的常见病因
[分析]Ⅰ型呼吸衰竭即缺氧性呼吸衰竭,主要见于肺换气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弥散功能损害和肺动-静脉分流)疾病,如肺部广泛炎症、间质性肺疾病、急性肺栓塞等,
而Ⅱ型呼吸衰竭则主要是肺泡通气不足所致。因此答案是A。
7.[答案]B
[考点]Ⅱ型呼吸衰竭对全身各脏器的影响
[分析]Ⅱ型呼吸衰竭,有严重的二氧化碳潴留,会产生呼吸性酸中毒;缺氧和二氧化碳
潴留会使脑血管扩张,血流阻力减小,血流量增加,严重时可使脑细胞和间质水肿,导致颅压增高,产生神志障碍。呼吸性酸中毒时,肾分泌碳酸氢根减少,代偿性调节酸碱平衡。因此选项B提示Ⅱ型呼吸衰竭时脑血流量降低是错误的,选项B为本题正确答案。
8.[答案]C
[考点]呼吸衰竭病因
[分析]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特点为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常见为肺泡通气不足。本题所
列的五个选项中,大叶肺炎的病理改变主要发生在肺泡内,严重时可影响弥散功能而出现低氧血症,较少出现二氧化碳潴留;肺间质纤维化的主要病理改变在肺泡及肺间质,严重影响气体在肺泡内的交换,出现以低氧血症为主的临床表现;ARDS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是肺泡上皮、肺泡毛细血管损伤,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或消失,肺泡内透明膜形成,从而引起氧合障碍,导致顽固性低氧血症。因此,早期较少出现二氧化碳潴留;浸润型肺结核一般不出现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由于各种病因所致慢性气道疾患,并引起气道发生不可逆性阻塞性病变,不仅使气体弥散功能也使肺对气体的通气功能都受到影响,因此是临床上发生Ⅱ型呼吸衰竭最常见的疾病。
9.[答案]C
[考点]呼吸衰竭的治疗
[分析]呼吸性酸中毒主要是由于CO2潴留所致,因此纠正呼吸性酸中毒的首要措施应
是增加通气量,才能有效地加快CO2的排出。在严重CO2潴留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方法是
必要的。在掌握好适应证的基础上,采用PEEP方式的机械通气有利于改善通气功能。适当使用呼吸兴奋剂也是非常必要的。如通气量不足主要是由于呼吸中枢抑制为主,则使用呼吸兴奋剂疗效较好,但对以呼吸肌病变或广泛肺间质纤维化引起的换气功能障碍,应用呼吸兴奋剂则有弊而无益。对呼吸衰竭患者合理应用氧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应使患者的PaO2提高到60mmHg或应使SaO2维持在90%以上。在合并心力衰竭应用利尿剂时,应注意患者水、电解质平衡。当患者处于严重缺氧或CO2潴留时,不适当地应用利尿剂会导致进一步
酸碱平衡及电解质平衡失调,加重患者病情。
10.[答案]B
[考点]呼吸衰竭的氧疗
[分析]缺氧伴明显CO2潴留的氧疗,其原则为应给予低浓度(<35%)持续给氧。由
于高碳酸血症,人体呼吸中枢化学感受器对CO2反应性差,主要依靠低氧血症对颈动脉窦、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驱动作用来维持正常呼吸。如长期给予高浓度氧吸入,使血中PaO2迅速上升,外周的化学感受器失去对低氧的刺激,患者呼吸会变慢、变浅,导致CO2排出减少,PaCO2迅速上升而呈CO2麻醉。
11.[答案]E
[考点]呼吸衰竭的肺功能检查
[分析]该中年女性患者,从病史和查体结果看,首先考虑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合并肺
气肿,血气分析结果为Ⅱ型呼吸衰竭,若作呼吸功能检查最可能肺活量(VC)降低,第一
秒用力呼气容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降低,残气量与肺总量之比(RV/TLC)
>40%。因此答案是E。
12.[答案]D
[考点]酸碱平衡失调的诊断
[分析]患者PaCOmmHg,PaOmmHg,反映体内存在CO2潴留,临床表现为Ⅰ
型呼吸衰竭,同时测pH为7.35,因此患者肯定存在呼吸性酸中毒。同时患者测AB值增高,伴有明显的低血钾、低血氯症,反映可能同时合并存在代谢性碱中毒。
13.[答案]A
[考点]呼吸衰竭酸碱平衡失调处理原则
[分析]根据病情分析,患者有长期慢性呼吸道疾病,此次病情加重、痰多很可能是由
于合并感染,患者出现嗜睡症状分析可能已出现呼吸衰竭,且血气结果亦证实患者已存在呼吸性酸中毒,因此加强治疗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呼吸衰竭患者的处理,积极改善肺部通气功能,促进二氧化碳尽快排出体外非常重要。因此给予适度的氧疗,提高通气量是正确的。保证患者液体人量,保持正常尿量,也是促进体内改善酸碱平衡失调、纠正电解质紊乱的重要措施,故适当增加输液量是必须的。感染是本次患者病情加重的诱因,因此选用有效的、针对性强的抗生素,积极控制感染是该患者治疗成败的关键之一。
由于患者目前存在呼吸性酸中毒伴代谢性酸中毒,因此在纠正酸中毒方面的措施应十分
谨慎。治疗上应积极治疗酸中毒的病因,主要是改善肺泡通气量,不宜补碱。特别是选用5%碳酸氢钠来纠正酸中毒,常可因血pH值提高而出现二氧化碳潴留加重。14~15.[答案]
14.A;15.B
[考点]呼吸衰竭的血气分析
[分析]这是两道记忆题,Ⅰ型呼吸衰竭是由于换气功能障碍所致,动脉血气标准是
PaO2<60mmHg,PaCO2减低或正常,因此A符合Ⅰ型呼吸衰竭的动脉血气标准;Ⅱ型呼吸衰竭是由于通气功能障碍所致,动脉血气标准是PaO2<60mmHg,PaCO2>50mmHg,因此
B符合Ⅱ型呼吸衰竭的动脉血气标准。
北京中科医院坑北京中科医院坑